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12 道试题
1 . “文革”期间,一大批有强烈爱国心和责任感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如“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等在恶劣环境下努力工作,使我国科技成果取得了重大突破。这些成果包括(     
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③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④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A.①②④B.①②③C.③④D.①③④
2024-03-23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备战高考历史日日练3.18——2022届新高考Ⅰ卷版(湖南专版)
2 . 从夏朝开创“家天下”制度开始,直到清王朝覆灭,君位继承基本上是“父死子继,兄终弟及”。这种继承方式始终遵循的原则是(     
A.以血缘为纽带B.以年龄为准则C.以等级为核心D.以德才为标准
23-24高三上·湖南·阶段练习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晚唐时期,韩愈借鉴佛教新禅宗道统,参照《孟子》卒章之说,建构儒家“道统”理论。韩愈在孟荀评价问题上:凡涉及“道统”建构方面的,标榜孟子而贬黜荀子;而在此外的文本言说中,则大致遵循“孟荀齐号”的成说。韩愈认为,只有当封建统治阶层尤其是皇帝真正回到儒家所建立的正统秩序中,才能实现国家中兴。“道统”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从“道统”的建构方式和过程来看,韩愈以孟子“传道”说为形式依据,以孟子“距杨墨”为关键内容,然而除此之外,甚少涉及孟学其他领域。譬如孟子的“性善”说,韩愈对其似乎无动于衷。

——摘编自张明《韩愈“道统”建构与荀孟地位变迁——中晚唐儒学之变革及结局》

材料二   乾嘉新义理学承清初以降反理学的“黎明运动”,具有一套迥异于宋明理学的意义系统,而与荀学构成意义上的共契。首先,乾嘉新义理学力倡“达情遂欲”说,而荀子的自然人性论思想正与此相契合。其次,荀子的重礼思想则启导了乾嘉新义理学“以礼代理”说的创生。最后,乾嘉学人既持“以礼代理”说,则重学尚知的荀学必为其所崇,因为作为外制度和规范的礼需由“学”方可获致,而与主内在“反求本心”的孟学不相契接。明清易代,经史之学取代心性之学蔚然兴盛,荀子以传经之功获得道统合法性,乾嘉学人遂以荀学为奥援渐次建构起义理体系,这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宋明理学的价值体系。

——摘编自孔定芳、高季红《荀学与乾嘉新义理学的建构》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韩愈与乾嘉学人在对待先秦儒学上的异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乾嘉新义理学的主张。
2023-12-26更新 | 79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多校联考(三湘名校)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23-24高三上·湖南·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新文化运动以后,很多学者提出要对中华文化进行“西式”或者“苏式”的改造,实现文化救亡;但三十年代中后期开始,越来越多的人把中西文化比较从文化层次扩大到经济层次,“中国文化出路”的争论逐渐向发展工业文明的现代化论倾斜。这一转变是源于当时(     
A.马克思主义思想影响扩大B.实业救国理念受到广泛的认可
C.适应民族战争形势的需求D.国民政府政治民主化有所发展
2023-12-26更新 | 653次组卷 | 13卷引用:湖南省多校联考(三湘名校)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5 . 唐太宗统一西域后,在高昌设州府,并设专门的儒学学校。唐太宗此举意在(     
A.确立儒学的正统地位B.推广科举选官制度
C.确保羁縻州府的自治D.文化渗透强化认同
2023-12-14更新 | 62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多校联考(三湘名校)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2023·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993年1月,广电部发布了《关于当前深化电影行业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规定:中影公司不再统管35毫米国产电影的发行工作,由制片厂与省或市级发行公司直接交易;允许国营电影制片厂同港、澳、台电影公司合拍影片;电影票价具体由各地政府掌握。该文件的出台(       
A.顺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B.开启了中国电影行业近代化进程
C.标志国营电影制片公司退出历史舞台D.导致中国电影独立发展进程中断
2023-12-05更新 | 259次组卷 | 7卷引用:湖南省多校联考(三湘名校)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20世纪30年代,中国史学界研究中国古代史的重点是汉唐盛世时期的民族关系和经济繁荣,虽然对宋史的研究较为有限,但王安石变法、岳飞抗金、宋与辽夏金的和战却成为宋史讨论的重点。这一时期史学界宋史研究重点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A.西方学术理论的传播B.史学研究视角的变化
C.民族积弱受侮的现实D.考古文物材料的丰富
2023-12-02更新 | 222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南省多校联考(三湘名校)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8 . 汉成帝时期,匡衡、王商、张禹、薛宜、翟方进和孔光先后为相,其中除王商以外戚、薛宜以治能进相外,其余皆为儒者。这种局面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A.道家无为主张的湮没B.察举选官制度的推行
C.儒学独尊局面的影响D.太学教育规模的扩大
2023-11-28更新 | 48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多校联考(三湘名校)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9 . 有学者认为, “藉奏折搜集情报……故(皇帝)虽深居大内,而于各地官僚之作为、政治经济及社会动态,无不了如指掌”。该学者认为奏折制度有利于(     
A.扩大统治基础B.统一思想文化
C.控制地方官僚D.稳定政治局势
2023-11-26更新 | 49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多校联考(三湘名校)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十六国时期,匈奴人刘渊建汉时以汉朝的继承人自居;匈奴人赫连勃勃建立的夏政权,“自以匈奴夏后氏之苗裔也,国称大夏”;鲜卑人拓跋什翼健建立代国,自认为是神农氏的后裔。这反映了当时(     )
A.游牧文明意图取代农耕文明B.内迁民族均承认华夏共同祖先
C.五胡内迁导致汉文化的丧失D.华夏文化得到内迁民族的认同
2023-11-20更新 | 68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多校联考(三湘名校)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