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848 道试题
1 . 秦代琅琊刻石言:“勤劳本事,上农除末,黔首(百姓)是富。”石门刻石云:“男乐其畴,女修其业,事各有序,惠被诸产。”这可用于说明秦代(     
A.推崇藏富于民思想B.重视社会经济发展
C.实行农商并重政策D.提倡男女地位平等
昨日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学业水平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2 . 南方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和北方辽河上游的红山文化都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并出现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伴随着历史的发展,良渚文化和红山文化在本地区消失,而玉器和大型祭坛在中原夏商周文明中找到延伸现象。这表明(     
A.中原文明辐射四方B.区域文明进程趋同
C.中华文明一体发展D.华夏认同观念加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建武十五年(公元39年)六月,光武帝刘秀颁发“度田令”,检查耕田与户口实数,即对原有户籍上的户口、年纪进行核实,对垦田进行实地丈量。“度田令”是在承认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根据豪强地主拥有私有土地多少征收赋税。此举意在(     
A.增加政府的赋税收入B.保障土地合法买卖
C.减轻自耕农经济负担D.笼络豪强地主势力
4 . 汉代在云南部分地区设立相对于“内郡”而言的边郡,其郡县两级官员任命实行土流并行,土官主民事,流官主军事。此举旨在(       
A.尊重地区习俗差异B.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C.促进边疆地区经济发展D.传播中原先进文化
5 . 公元前381年,楚国部分贵族在停放楚悼王遗体的寝殿内乱箭射杀了改革家吴起;公元前314年,试图激进改革的燕王哙,因太子引来的齐军攻破都城而身死;公元前295年,通过改革使赵国军力大增的赵武灵王,因国内权力之争,被围困于行宫中饥饿而死。这些事件反映出,战国时期(       
A.多国变法脱离实际B.社会变革阻力较大C.礼乐制度开始崩溃D.君主权力尚不集中
2024-06-04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份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6 . 秦朝在岭南地区内地移民较多的地方设县,在原住民族聚居的地区设道,利用其首领即“臣邦君长”对民族地区进行统治。而在有些地区还维持其旧的部落组织,“且以其故俗治”。由此可见,秦朝(     
A.地方治理比较灵活B.民族关系有待加强
C.地方势力较为强大D.郡县制度推行受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通典》记载,隋朝时,各地官仓“储米粟多者千万石,少者不减数百万石”,民间义仓“又皆充满”,仅“京都及并州库,布帛各数千万”。由此可知,隋朝(     
A.社会经济得到发展B.统治阶级穷奢极欲
C.运河便利物资流通D.备战备荒蔚然成风
8 . 明清之际,学者归有光指出:“盖汉儒谓之讲经,而今世谓之讲道。夫能明于圣人之经,斯道明矣。”顾炎武亦言:“刘石(刘渊和石勒)乱华,本于清谈之流祸,人人知之,孰知今日之清谈有甚于前代者。昔之清谈谈老庄,今之清谈谈孔孟。”二者的观点旨在(     
A.倡导经世致用学风B.维护封建纲常伦纪
C.弘扬先秦儒学本质D.探寻王朝救弊之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岳麓秦简《行书律》中规定:传行书,署急辄(立即)行,不辄行,赀(以财物赎罪)二甲。不急者,日觱(完毕)。留三日,赀一盾;四日以上,赀一甲。二千石官书不急者,毋以邮行。这一法律条文反映出当时(       
A.法律制度的细密严酷B.国家体制运行规范有序
C.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D.道路交通体系覆盖全国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湖北荆门屈家岭遗址被评为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考古工作者从遗址选出炭化种子1245粒,其中包括541粒水稻和638粒水稻基盘(水稻加工残留物)、33粒粟、27粒小麦及6粒大豆。据测年材料反映,农作物遗存可追溯到距今约5800年。该发现可以佐证(       
A.稻作农业起源于中原地区B.早期国家初具雏形
C.不同区域间经济物质交流D.贫富分化已经出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