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7 道试题
1 . 周王将子弟、功臣和臣服的先代贵族分封于各地,“制其畿疆而沟封之”,封国成为王朝的屏障。对此制度解读正确的是
A.周王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B.诸侯在封国享有世袭统治权
C.血缘关系是分封的唯一依据D.维持了周朝四百余年的统治
2021-01-09更新 | 10209次组卷 | 96卷引用:吉林省通化市辉南县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下表是国民政府对外贸易统计表(单位:万海关两)。对表中反映的趋势解读正确的是
年份进口出口
1930年130975.689484.4
1931年143348.990947.6
1932年104924.749264.1

A.国共内战阻碍经济发展B.民族工业发展陷入困境
C.东北沦陷影响数据统计D.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提到:“当时的中国,由政治领导改进社会之希望已断绝,不得不转由社会领导来改进政治。前者牺牲较少,进趋较易;后者则牺牲较大而进趋难……当时的中国,乃不得不出此途。”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B.戊戌变法要改良中国政治
C.辛亥革命是矛盾发展的产物D.新文化运动促进思想解放
4 . 在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上,部分学者提出,不能把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旨概括为“反封建”,应称之为“反君主专制",并进一步指出,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就不再是封建制了。这些学者“反封建”的解读
A.主要局限于制度文明层面B.科学地评价了新文化运动
C.是对唯物史观的正确运用D.纠正了中国古代史的偏差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雅颂之音。”对此记载解读正确的是
A.孔子以“仁"为标准对古诗进行了删减
B.叙述经典《五经》之一《礼记》的由来
C.所编作品奠定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基础
D.孔子编书主要目的是要维护普通民众利益
6 . 《人民日报》1949年12月18日发表社论称:毛泽东主席访问苏联,是中苏两国外交史上的一件大事。中国人民对于毛主席和斯大林大元帅的会见,“表示极大的欢欣和兴奋,因为这是中苏友谊伟大前途的象征,这是世界人民反帝国主义斗争伟大胜利的象征”。有关中苏这次外交的正确解读是
A.中苏两个社会主义大国结盟B.中国推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C.体现了“一边倒”外交政策D.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完全契合
2021-09-06更新 | 714次组卷 | 18卷引用:吉林省通化市辉南县第六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对以下大事年表解读正确的是(  )
960年北宋建立
1005年宋、辽订立“澶渊之盟”
1038年西夏建立
1044年宋、夏达成和议
1125年金灭辽
1127年金灭北宋
1140年南宋取得郾城大捷
1141年南宋与金签订和约

A.各民族政权始终处于战争状态B.北宋政权存在不超过一百年
C.辽与南宋维持相对和平的局面D.各民族政权并立与力量消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资治通鉴》中记载:贞观四年“四夷君长诣阙请上为天可汗,上曰:‘我为大唐天子,又下行可汗事乎?’群臣及四夷皆称万岁。是后以玺书赐西北君长,皆称天可汗”。结合所学,下列解读正确的有
①因认为“天可汗”称号降低了大唐天子的身份,唐太宗没有接受这一称号
②由于唐太宗实行的是开明的民族政策,因而得到周边少数民族首领的拥戴
③唐朝册封少数民族首领、设置都护府等措施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④这可用于研究主持编写《资治通鉴》的司马光对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看法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9 . 2011年3月28日,新开馆的中国国家博物馆根据史学界对 “司母戊鼎”内壁铭文(下图)的重新解读正式更名为“后母戊鼎”。史学界解读的依据和方法可能是
A.进一步研究古代文献B.青铜器的纹饰与功能
C.与同期青铜铭文对照D.研读古文字构造方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杜甫的诗因反映民生疾苦和政治动乱、揭露统治者的丑恶行径,被后人称为“诗史”。有人认为它是研究唐史的第一手史料,下列解读最合理的是
A.唐诗属于文学作品,多虚构之词,不能用作历史研究
B.唐诗是对当时社会生活的一种反映,经考证后可使用
C.唐诗最能反映唐朝的真实情况,引入有利于历史研究
D.唐诗是原始的第一手资料,最适合用来研究唐代历史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