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7 道试题
1 . 对下表解读正确的是
朝代制度后果
郡县制
汉初郡国并行七国之乱
汉武帝推恩令、刺史
节度使藩镇割据
文官任知州,设转运使统管财政
行省(宣政院、巡检司)
A.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强化B.文人治国风骨不断凸显
C.地方割据势力不断发展D.集权制度建设探索前行
2020-02-09更新 | 250次组卷 | 18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七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中国各区域口岸在全国贸易中的份额,以1895年为界,可分前后两个阶段。1895年之前,上海占全国份额的半数.华南约占40%。1895年~1915年,口岸贸易的发展呈现出华北和东北快于其他区域口岸的趋势。对这一变化解读合理的是
A.日本在华扩张影响了我国港口格局
B.一战加快了沿海地区工业的发展
C.上海丧失了全国最大贸易港的地位
D.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3 . 唐代三省的施政是以皇帝的诏令来体现的,即中书、门下两省以皇帝名义草拟和颁发诏令,尚书省执行诏令。诏令的制作相当缜密,往往要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对此解读正确的是,唐代
A.三省在运行机制上被纳入同一轨道B.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不可调和
C.中书、门下两省成为全国行政枢纽D.三省制实现了决策的民主化
4 . 观察下图,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①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发展为食物的生产者
②中华文明呈现出多元一体、源远流长的特点
③半坡文化、河姆渡文化是长江下游的文化遗存
④龙山文化、良渚文化已经迈入了父系氏族社会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5 . 1954年8月,周恩来就改善中英关系指出:“在政治上是和平,在经济上是贸易…我们可以根据这两条和一些西方国家结成统一战线。”对其解读正确的是,当时中国
A.对外政策具有较强的务实性B.希望与西方国家政治联盟
C.外交政策实现了根本性转变D.已缓和同西方之间的矛盾
2021-01-18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磐石一中、伊通一中、梅河口五中、四平一中等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关于下表中的中国古代两大选官制度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类别察举制科举制
依据品德、学问、议政能力“以文取士”
方式长官举荐自由报考

A.察举制注重门第声望
B.科举制注重科技素养
C.察举制利于贵族政治的形成
D.科举制利于统治基础的扩大
7 . 如图是《新中国50年资料汇编》中的1952—1965年人均GDP增长率折线图。对此图解读正确的是
A.一五计划是1954年较低的原因
B.中共八大推动1958年发展
C.1961年增长与国民经济调整有关
D.1959年下降是右倾错误导致
2021-01-06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十一高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学程考试历史试题
8 . 1792年英国派马嘎尔尼出使中国,并致函两广总督。英方在信函中说:英国王为了“与中国皇帝发生友谊,并增进两国之邦交,扩充两国人民之商业”,决定派遣马戛尔尼使团采华,使团携带有精美礼物,以表达英国王的真诚心意。而两广总督向朝廷上呈信函译文称:英国王命“马戛尔尼前来,带有贵重贡物进呈天朝大皇帝,以表其幕顺之心”。这表明当时
A.两广总督用中国传统天下观解读马嘎尔尼使团
B.两广总督具有代行对外交往的权力
C.中英的交流还需要一个长期艰难的适应过程
D.中英语言之间的巨大差异,严重阻碍相互交流
9 . 秦国规定:凡斩敌国一个甲士首级的,就赐爵一级,田一顷,宅九亩,同时拨给一名“庶子”作为劳动人手……除授田宅外,还可以享受封邑租税。对此制度解读正确的是
A.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B.门第出身是授爵的唯一依据
C.奴隶斩得敌首不得赐爵D.军功可以改变社会政治地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由下表可知,在唐代唐代明经、进士两科的考试内容
初试二试三试
明经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孝经》《论语》《尔雅》,每经帖十条口答诸经大义十条答时务策三道
进士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尔雅》,每经帖十条作诗、赋、文各一篇作时务策五道
①科举制成为选官的主要方式
②进士科更能选拔有处理政务能力的人才
③明经科侧重对经义的记忆和解读
④唐诗创作的繁荣与进士科考试密切关联
A.①②B.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