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 . 《东观汉记·蔡伦传》中记载,“黄门蔡伦,典作上方,造意(想出一个主意)用树皮及敝布、鱼网作纸”,认可蔡伦“发明”造纸术。随着新疆等地陆续出土多件西汉“纸质”文物,蔡伦“发明”造纸术受到质疑。这说明历史研究中(     
A.需要实物文献互证B.史书记载并不可靠
C.立场不同影响观点D.史学理论指引方向
2 . 《尚书》中的《酒诰》和《召诰》均提及了“男”服,位列侯、甸之后。《酒诰》记载:“越在外服,侯、甸、男、卫、邦伯。”《召诰》则言“命庶殷:侯、甸、男、邦伯”。材料可用于研究先秦时期(     
A.宗法观念的萌发B.国家的管理制度
C.等级制度的强化D.君主专制的形成
2023-12-24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商君书》记载:“民不逃粟,野无荒草,则国富,国富者强”、“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这体现了商鞅主张(       
A.奖励耕织B.严刑峻法C.中央集权D.奖励军功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资治通鉴》记载:“至是,(杨)炎建议作两税法,先计州县每岁所应费用及上供之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为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使与居者均,无侥利。”据此可知,两税法的实施(     
A.开了国家财政预算的先河B.大幅度减轻了农民的赋役负担
C.充分保证了国家财政收入D.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5 . 据史料记载,宋代城市空间较前代有了较大扩展,“打墙侵街”“接檐造舍”随处可见。另外,商铺建筑发展迅速,这使都市有了更大的容纳量和吞吐量,传统大都市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材料说明宋代(     
A.政府管理职能发生转变B.城市坊市界限未被打破
C.市镇经济已经相当发达D.城市商品经济得到发展
2023-11-01更新 | 624次组卷 | 15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2024届高三一诊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辽史·百官制》记载:“契丹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材料中所描述的制度是(     
A.四等人制B.南北面官制C.内外服制D.猛安谋克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旧唐书·杨炎传》记载:“天下兵起,始以兵役……徵(征)求运输,百役并作,人户凋耗,版图空虚。"这反映了当时(     
A.赋役制度亟须调整B.户籍制度管理严格
C.经济重心开始南移D.募兵制度难以为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在西周的金文记载中已经有“戎”“夷”之称。春秋时期,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较四周戎狄蛮夷先进而自称为“华夏”。“华夏”各国间存在纷争,但无论各国关系多么敌对,它们并不称呼对方为“戎”“夷”。这一现象反映了先秦时期(     
A.实现国家统一成为社会的共识B.民族和文化认同观念已经出现
C.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冲突剧烈D.血缘成为维系政治认同的纽带
2024-04-27更新 | 236次组卷 | 109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纽绅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如表所示是春秋时期各国的田制改革情况,从社会转型的角度看,这些改革反映了(     
国别田制改革文献记载
齐国“均地分力”“与之(民)分货”《管子·乘马》
晋国“自在其田,不复易居”《左传·僖公十五年》
鲁国“履亩而税也”《公羊传·宜公十五年》
楚国“书(丈量)土田”“量入修赋”《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A.封建王权保护私有土地B.封建国家赋税收入增加
C.封建生产关系正在形成D.封建地租剥削占据主导
2023-11-08更新 | 143次组卷 | 4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2024届高三一诊历史试题
10 . 据道光年间的《琐泾志稿》记载:苏州常熟琐泾镇,“商贾骄集, 财货辐揍。若土地所产与夫他方水陆之物, 靡不悉具。凡近市二十区之民, 有而求售开者, 无而求市开者”。 这说明, 琐泾镇(       
A.带动了商品长途贩运繁盛B.阻碍农业生产的正常发展
C.促进了区域商贸网络形成D.聚焦大批实力雄厚的商人
2023-11-02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第二中学2024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