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据统计,宋朝后妃半数以上选自平民之家,余者又有近半数出自中小官僚,与唐朝显著不同。一般社会成员的婚姻观念或贵进士,或求资财,至于族望门第云云,早已非世俗所重。上述变化说明宋代(     
A.社会等级制度逐步瓦解B.平民社会色彩开始显现
C.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D.人身依附关系相对松弛
2 . “国人”是居住在城郭和郊区的民众,是最底阶层的贵族,“野人”是居住在农村中的平民。西周时期“国人”能够“执干戈以卫社稷”,而“野人”没有资格当兵。春秋中后期,“野人”获得当兵资格。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华夏认同观念产生B.铁犁牛耕广泛应用
C.分封宗法制度瓦解D.诸侯争霸战争不断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以下两幅漫画分别出自1947年10月《中国人民爱国自卫战争华东战场第一年画刊》和1948年《东北画报》。据此可知(     

A.土地改革激发革命和生产热情B.渡江战役具备坚实的群众基础
C.三大战役胜利使农民安居乐业D.解放战争的胜利号角已经吹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02年,康有为在《辩革命书》中指出,满族或蒙古族“皆吾同种”;梁启超提倡要摒弃狭隘的民族复仇主义,并首创“中华民族”一词。这(     
A.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蓬勃开展B.意在抨击同盟会的反清革命主张
C.表明当前已不再聚焦于满汉矛盾D.体现了对多民族现代国家的追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考古学家将河南省洛阳市苏羊遗址出土的遗物按照器形、纹饰、质地等特征分为三期:第一期属于仰韶文化;第二期属于长江中游的屈家岭文化;第三期属于龙山文化。据此可知(     
A.河洛地区是中华文明的中心B.中华文明起源多元而统一
C.南北文化间存在交流与碰撞D.中国社会已进入文明时代
2024-05-24更新 | 8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郑州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质量预测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6 . 据统计,1927年11月后,中共中央各类文献中频繁出现“割据”一词,如:“暴动割据”“农民割据”“农村割据”“割据局面”“割据带”“割据区域”等。这说明当时中共中央(     
A.重新考虑革命道路B.放弃了城市革命中心论
C.支持工农武装道路D.开始注重农民阶级力量
2024-05-12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济源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1977年4月起,经济学界先后组织了六次按劳分配研讨会。1978年5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坚持贯彻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明确批判了绝对平均主义、按政分配和按资格分配。这(     
A.说明按劳分配成为学界共识B.有利于分配体制变革
C.表明经济领域完成拨乱反正D.开启了经济体制改革
2024-05-09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郑州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质量预测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8 . 1880年初,清廷再起武力收回伊犁的呼声。3月,李鸿章上《请拨海防经费折》,该折称:“西北一有催求,羽檄立至”,而建立海军“终因款不应手,多成画饼”。这反映出(     
A.部分士人具有成熟的边疆观念B.政治体制制约洋务运动的进程
C.清廷财政危机阻断了海防发展D.重塞防轻海防的传统观念存续
2024-05-09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郑州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质量预测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禹州是清代河南著名的药材市场,华北三大药市之一。为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寓居禹州的各地药商推出代表,共同议定经营章程,建立十三帮会馆。这反映了(     
A.工商业市镇开始出现B.商帮主导了商业秩序
C.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D.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
2024-05-09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郑州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质量预测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西汉中期以前的墓葬多随葬鼎、壶等礼器;东汉中晚期,墓葬中则更多的是仓、灶、井、罐等生活实用器,鸡、鸭、犬、猪等家禽家畜俑。这一变化反映了(     
A.统治者生活奢靡B.等级制度弱化C.儒学影响力增强D.社会经济发展
2024-05-09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郑州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质量预测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