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751年,唐朝军队与大食军队发生战争,唐军失败,杜环被俘,他最远可能到达北非。十多年后,杜环回国把经历写成《经行记》。元朝时,汪大渊两次随商船出海,最远可能到过北非和东非沿海地区,并在自己撰写的《岛夷志略》中留下相关记载。该材料能佐证
A.古代中国与非洲有交往B.郑和最先开辟中国通往非洲航路
C.非洲被阿拉伯帝国统治D.非洲农业和畜牧业生产十分发达
3 . 据史料记载,1843年以后,广州对英国进出口贸易总值明显下降,而上海则逐年上升,并于1853年超过广州。这一现象与下列近代不平等条约的哪-条款直接相关
A.割占香港岛B.建立上海租界
C.赔款2100万银元D.开放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5 . 中日双方对1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日文出版的《二十七八年海战史》称:“7点52分,彼我相距约3000米之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发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向济远轰击。”这说明
A.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B.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
C.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D.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
2019-01-30更新 | 3312次组卷 | 131卷引用:2018年高考历史四月预测押题精选:(一)(天津卷适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汉书·晁错传》记载:汉文帝将自己在治理国家的实践中遇到的重大问题,提炼成试题,要各地的孝廉、贤良方正回答。当时“对策者百余人,唯错为高第”。这说明汉人才选拔
A.施行实践检验的方式B.已经使用考试的办法
C.出现重才轻德的现象D.将用人权收归到中央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隆平集·取士》记载:“隋大业中,始设进士科,至唐为盛。”材料所反映的选官方式是
A.主要依据军功选拔人才B.郡国每年向中央推荐人才
C.世家子弟依靠门第即可做官D.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8 . 2015年,《南京大屠杀档案》正式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标志着南京大屠杀史实从“中国记忆”上升到“世界记忆”。下列各项可以成为最有力证据的是
A.屠杀现场遗迹
B.侵华老兵战争回忆
C.历史文献记载
D.幸存者的控诉材料
2016-11-27更新 | 267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6届天津市高三“五校”联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