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 道试题
1 . 某同学进行“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的学习,完成如下笔记,其内容属于
首开不平等条约的先例;
中国主权遭到破坏;
知识分子开始觉醒

A.战争的背景B.战争的导火索C.中国战败原因D.战争的影响
2021-10-01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5课两次鸦片战争(课后案)(中外历史纲要.上)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1935年,有学者发表文章说,“中华民族是整个的……是历史的事实,更是现在的事实,然而这些天里,平津一带‘空穴来风’,有所谓自治运动。……在平津者有教育界(宣言见上星期日《大公报》),其他各界虽未宣言,居心无二。这个宣言,初签名者数十人,到了第二天,几有千人,这才是民意的负责表示。宣言中指明这是破坏国家领土完整的阴谋”。上述言论的背景是(     
A.社会各界达成抗日共识
B.国共两党开始合作抗日
C.日本制造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侵华
D.中日民族矛盾上升,抗日救亡扩展为群众运动
2023-01-15更新 | 290次组卷 | 49卷引用:浙江省2018年4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试题
3 . 唐朝人物画背景简洁,而宋代人物画多绘有符合客观实际的场景,邓椿《画继》中评一幅画说:“朱门半开,一宫女露半身于户外,以箕贮果皮作弃掷状,如鸭脚、荔枝、胡桃,一一可辨。”形成宋代人物画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A.商品经济的发展B.理学观念的影响
C.女子地位的提高D.门第观念的淡化
4 . 1957年3月25日,周恩来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召开的关于建立广西壮族自治区问题座谈会上,作了《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共同进步》的总结发言,提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归结点就在于民族团结、国家统一以及共同的发展和繁荣。这段发言的背景是
A.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完成了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
B.新疆、广西、宁夏、西藏等民族自治区已成立
C.中共八大作出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决定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颁布
5 . 据《粤海关志》载,19世纪60年代以前,广东省内的蔗糖大部分汇聚于广州出口或转往内地。之后,粤东的糖不再经广州而是汇集于汕头出口外国或内地,汕头成为与广州并存的两大糖业销售中心。这一变化的背景是(     
A.广州丧失外贸中心地位B.东南沿海民族工业的兴起
C.西方对蔗糖的需求增长D.列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明初,朱元璋规定:“内庭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但是明朝中后期,宦官负责提督东厂,控制锦衣卫,甚至协助皇帝“批红”。这一变化的背景是(       
A.君主专制逐渐衰落B.朱元璋失去影响力
C.宦官专权操弄朝纲D.皇权独揽亲政懈怠
7 . 宋辽通过澶渊之盟维持了较长时间的和平。这次议和的背景是(   
A.辽国财政无力支持战争B.辽军的进攻受到遏制
C.北宋在财政上非常充足D.北宋军事占绝对优势
9 . 下图为1934年刊登于《大上海图画杂志》的一幅漫画,名称为《国庆日的版图》。图中文字分别为“国庆”、“国耻”左下角文字为“亚光挥泪作”。下列对该漫画创作背景表述正确的是
A.国民党被迫宣布实行宪政B.中国全民族抗战正式开始
C.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D.日本加紧对华北地区侵略
2022-03-29更新 | 316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公元522年,鲁郡百姓为纪念太守张猛龙兴办学校的功绩德行,特意刻碑铭记。该碑书体质朴方严,魄力雄强(如图),学者们认为该风格正是当时社会审美、时代风貌的体现。与此风格有关的背景是
A.胡服骑射B.三国争锋
C.鲜卑改革D.儒道交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