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0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图1是1916—1922年华商纱厂与外国在华纱厂统计,图2是1916—1926年荣宗敬纱厂发展状况统计。两者共同说明,这一时期近代纺织业
A.总体上仍在缓慢前行B.逐渐进入了黄金发展时代
C.发展面临着巨大困境D.日商的发展总体占据上风
2022-03-05更新 | 427次组卷 | 7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元朝后期,燕山支脉居庸南口过街塔楼的壁面上镌刻了很多题记,包括用梵文、八思巴字蒙古文、回鹘文、藏文、西夏文和汉字书写的陀罗尼经经文,以及用后五种书面语记载的建塔功德记。这一现象可以用来佐证元朝
A.多种文字的创建与并存B.存在跨地域的文化交流
C.各民族间和谐共同发展D.大一统国家意识的形成
3 . 1948年的前八个月国民政府纸币的发行量是1937年全年发行量的47万倍,这导致恶性通货膨胀,物价飞涨;国民党的反动政策,使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受到了残酷的压迫和剥削,导致民不聊生;反饥饿、反内战大游行在国内不断发生。这些现象
A.证明了国民党统治失败的必然B.推动了国共内战的全面爆发
C.反映了解放战争对经济的破坏D.加速了中共战略反攻的到来
2022-03-04更新 | 203次组卷 | 3卷引用:第八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夯实基础】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备考《中外历史纲要(上)》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从“反对国民党反动派”到“反蒋抗日”,从“逼蒋抗日”再到“联蒋抗日”,这一系列的变化主要是由于
A.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B.国民党对外政策的调整
C.民族危机的日益加剧D.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2022-03-03更新 | 610次组卷 | 10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5 . 下图呈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大致演变历程,其主题是
A.中央集权的加强B.中央官制的完善
C.选官制度的完善D.中枢政务机构的演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贾谊·治安策一》载:“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这一主张后来发展为
A.分封制B.推恩令C.察举制D.封国制
2022-03-03更新 | 415次组卷 | 43卷引用:2011届上海市奉贤区高三4月调研测试(二模)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明清时期的震泽镇,元时尚为一村落,居民仅数十家;明中叶后增至三四百家;明弘治、嘉靖年间已有千余家;清初由于丝织之盛,货物并聚,居民达二三千家。这反映了
A.城市化进程开始B.区域性经济分工明显
C.集镇经济的繁荣D.重农抑商政策被废除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清末新政期间,清政府财政支出急剧增加。清政府为了筹措新政资金,从新兴的工商产业入手获取新税源,并经常加抽米捐、警捐等。以对商业活动征收的厘金为例,1901年时为1600多万两,到了1908年就增至2000多万两。这反映出清末新政
A.加强了对经济的控制B.调整了重农抑商政策
C.阻碍了商业活动开展D.解决了政府财政危机
2022-03-01更新 | 1108次组卷 | 13卷引用:山东省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9 . 如表是中国共产党召开的第八、九、十二、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政治报告中出现的高频词汇的数量统计。其中Ⅱ是
会议社会主义阶级革命经济建设发展
I84335288272428
II1189845535279
III1791425209184173
IV128356212312492

A.八大B.九大C.十二大D.十四大
2022-03-01更新 | 723次组卷 | 7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10 . 下图为中国古代某皇帝在位期间政令信息承转运行关系示意图,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尚书是中央最高行政机构B.分权造成了冗官现象
C.决策权与执行权出现分离D.王国问题得到了解决
2022-02-28更新 | 8030次组卷 | 52卷引用:2021年新高考河北历史高考真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