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97 道试题
1 . 明朝洪武十二年,朱元璋主持编纂、颁布了《大明律》,它规定谋反、谋大逆、谋叛乱等为“十恶”重罪;专门增设“奸党”这一罪名;增设“交结朋党紊乱朝政”、“交结近侍官员”等明律所特有的列罪条款。这些规定从本质上反映了
A.明朝君主专制制度得到强化B.朱元璋痛恨大臣结为“奸党”
C.明朝重治谋反罪D.君权与相权的关系得到了协调
2 . 胡锦涛在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大会上说:“虽然由于历史进程和社会条件的制约,辛亥革命没有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境遇,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但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这里“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主要指
A.制定了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
B.推翻了满族贵族的专制独裁统治
C.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D.颁布了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3 . 史学家K.波米昂说过的这样一段话:“革命……摆脱了它的意识形态光环。它不再表示一个社会的总体转变,不再代表种将所有以往历史都视作毫无意义的普遍更新,不再具有一种从零出发彻底改变世界的含义。一场革命也不再被认为必须是一种充满暴力,宏大场面或悲壮性质的骚动,冲突,它常常是静静的,历时长久的。”以下历史事件中在这种“革命”定义之外的是
A.辛亥革命B.工业革命C.文艺复兴D.光荣革命
2020-03-21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届上海市虹口区高三4月(二模)质量监控测试历史试题
4 . 唐政府的政策法令从制订到执行,一般运作程序为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C.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
D.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
5 . 从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朝“八股取士”到清朝大兴“文字狱”,其反映的本质是
A.钳制思想,摧残文化B.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
C.束缚、压制知识分子的思想D.不断加强思想控制以达到巩固统治之目的
6 . 清雍正时皇权发展到极端。该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废除内阁B.提高中枢机构的行政效率
C.简化处理政务的程序D.军政大计由皇帝一人决断
2020-03-20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六校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7 . 清代有军机大臣以诗来形容自己的工作是:“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这首诗直接反映了
A.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B.军机大臣在皇帝心目中毫无地位
C.军机大臣完全替代皇帝处理政事D.军机大臣在皇帝心目中地位极高
2020-03-20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六校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8 . “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除荷虏,一代英雄。”郭沫若这副对联颂扬的人物是
A.康熙帝B.乾隆帝C.郑成功D.林则徐
2020-03-20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六校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9 . “虽无相名,实有相职。既有相职,却无相权。既无相权,却有相责。”这种制度是指
A.隋唐三省六部制B.明朝的内阁制
C.元朝的行省制度D.秦朝军功爵制
2020-03-20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六校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10 . 秦汉以来,中国实行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到明清时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此制度发展到高峰的标志是
A.明初废除丞相制度B.清朝大兴文字狱
C.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D.军机处的设置
2020-03-20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六校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