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现了一个留学日本的高潮,但清末留日学生运动的发展在全国各省之间极不平衡。以下是清朝留学生会馆于1903年对留日学生籍贯人数的统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
江苏浙江广东直隶山西陕西河南广西贵州云南
17515410877346312

①地理上的方便
②近代沿海一带开放较早,人们观念相对先进
③沿海省份经济文化相对发达
④近代南方学子较北方学子有更强烈的救国精神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019-11-19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年上海市黄浦区高考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2 . 清末“预备立宪”的实质在于:
A.加强专制集权B.改革社会弊端C.引进欧美政体D.改革旧的官制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3 . 确立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成为中共历史上生死攸关转折点的会议是:
A.中共“一大”B.中共“七大”C.遵义会议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4 . 某英国人著书说,中国的郑和船队早在哥伦布发现美洲之前就已经到达过加勒比海。你认为判断该说法是否成立的最可靠依据是:
A.史学权威的观点B.当地的民间传说C.历史文献的记载D.当地的出土文物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5 . 关于下列四个朝代疆域四至的图示,不正确的是:
A.
B.
C.
D.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6 . 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经历了长期的发展。以下选项搭配不正确的是:
A.孔子——以“仁”“ 礼”为核心B.孟子——“仁政”学说
C.董仲舒——人性本恶D.朱熹——以“天理”为核心
2019-11-19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黄浦区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终调研(一模)历史试卷
7 . 梁朝名将陈庆之曾说:“长江以北,尽是夷狄。”当时统治“夷狄”的民族是
A.匈奴
B.鲜卑
C.吐蕃
D.女真
8 . 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1840年以前是我们对人家不公正,1840年以后是人家对我们不公正。”对此理解比较不合理的是
A.前一个“不公正”指中国自认是天朝上国,视外国为蛮夷
B.后一个“不公正”指列强发动侵略战争,签订不平等条约
C.后一个“不公正”是前一个“不公正”引起的
D.1840年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9 . 据《申报》载,在南京临时政府时期,当时的南京民众在“谈到孙文博士时称他为新皇帝”,有人认为总统“不过是更高头衔的一种委婉的称呼”。各地发给孙中山的贺电,有称“总统陛下”的,有写“恭请圣安”的。这些本质上说明了当时
A.民主政治建设任重而道远
B.中国仍然存在帝制复辟的危险
C.进步观念落后于政治实践
D.孙中山在群众中具有崇高威望
2019-11-01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黄浦区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终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10 . 明朝初期,鉴于南方士子在科举竞争中取得领先地位……于是明仁宗决定对南北士子分榜录取:“科举之士须南、北兼收……近累科所选北人仅得什一,非公天下之道。自今科场取士,南取六分,北取四分。”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维护国家的稳定
B.笼络北方知识分子
C.保证考生机会均等
D.平衡南北政治势力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