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夏商西周时期,社会成员基本以"族"划分。夏商的"族"指氏族,周代则指宗族。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管理出现急剧政治变革,出现了“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的局面。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A.小农经济性质得到强化B.宗法体制遭到破坏
C.周王统治已然名存实亡D.华夏认同观念形成
2 . 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顾维钧“中国不能失去山东,正如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一样”的精彩发言被不断地传诵复制,更被拍成电影。但学者查遍资料档案,却找不到这句话的出处。对此,从史学研究角度上,我们最应该持有的态度是(     
A.顾维钧的精彩发言已经传播开来,宁信其有
B.影视作品都夸大了历史事实,没有研究价值
C.研究顾氏从法理上驳斥日本的材料更有意义
D.这句话反映了国人的心声,仍具有史学价值
7日内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南开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质量监测(二)历史试卷
3 . 1932年,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成立后不久,便在长汀南寨广场举办了声势浩大的游艺体育运动会。运动会除红军战士、机关干部外,还吸引了大量闽西群众的参加,如才溪女子代表队身穿黑色列宁式女装,打绑腿,手持长矛大刀进行操练,荣获第一名。这反映了苏区政府(     
A.赢得群众普遍支持B.开始探索民主革命新道路
C.积极宣传抗日主张D.注重增强军民体质和斗志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83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走向未来丛书”,内容涉及国内外经济、哲学、文学、艺术、历史、科学、社会学等领域,由一批当时国内社会科学界的中青年学者参与编写与翻译,上市后迅速一售而空,一年后再版增印发行。该丛书的出版(     
A.释放了对外开放的政策信号B.有利于形成健康向上的道德风尚
C.呼应了思想解放的时代浪潮D.反映出科教兴国已成为社会共识
5 . 宋元以前,我国江北、江南广大地区农民既种田又养蚕,并按规定上缴谷物和布帛等产品给国家。明朝中期以后,杭州、嘉兴、湖州和珠三角一带许多农民专事蚕桑,而其他许多地区“妇女无工于蚕事”。这一变化发生的主要背景是(     
A.政府调整了赋税缴纳方式B.新的经营方式成熟
C.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瓦解D.海外贸易非常繁荣
7日内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南开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质量监测(二)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建武十五年(公元39年)六月,光武帝刘秀颁发“度田令”,检查耕田与户口实数,即对原有户籍上的户口、年纪进行核实,对垦田进行实地丈量。“度田令”是在承认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根据豪强地主拥有私有土地多少征收赋税。此举意在(     
A.增加政府的赋税收入B.保障土地合法买卖
C.减轻自耕农经济负担D.笼络豪强地主势力
7 . 秦统一六国后倡导“皆为郡县”的大一统政治文化,对“六国后”采取迁徙、降其身份、转化利用等高压政策;汉初统治者则继续实行秦代迁徙六国贵族的政策,并辅之以“因俗”治理,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是由于(     
A.西汉政权全面继承秦朝的国家治理政策B.战国区域政治文化的延续影响国家治理
C.社会舆论上对六国的同情影响行政决策D.儒家思想与法家思想共同影响政治判断
8 . 汉武帝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大有为”之君,在位多年,用人不拘一格,“博开艺能之路,悉延百端之学”。他共任命丞相、御史大夫29人,其中多数并非儒家。这反映当时(       
A.儒学主流思想的动摇B.征辟制度弥补察举制度的不足
C.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D.服务现实统治需要是治国之本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福建省平潭县壳丘头遗址群距今7500至3000年,考古人员在该遗存不仅发现了大量的海生贝类、鱼类骨骼,还发现了中国东南沿海岛屿最早的水稻遗存。这说明当时(       
A.已具备国家初始形态B.最早培植了人工水稻
C.生产生活已基本稳定D.原始手工业尚未产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东汉中后期, 官场出现诸如:陈蕃初仕郡,举孝廉,“遭母忧,弃官行丧”;赵典会帝崩,“遂解印绶策付县,而弛到京师”;延笃举孝廉为平阳侯相,“以师丧弃官奔赴,五府并辟不就”等现象。这表明当时(     
A.封建官僚政治成熟完善B.王国势力遭受沉重打击
C.儒家伦理影响政治行为D.政治腐败加剧社会动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