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6 道试题
1 . 史料中的“公车上书”。

史料的搜集、整理与辨析是开展历史研究的基础。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组织了联合各省举人的“公车上书”,虽未送达光绪皇帝,但拉开了维新运动的序幕。围绕着上书未达光绪皇帝这个问题,有如下史料

材料一   18991月,康有为在回忆“公车上书”时说:“再命大学士李鸿章求和,议定割辽、台,并偿款二万万两。三月二十一日电到北京,吾先知消息,即令卓如(梁启超)鼓动各省,并先鼓动粤中公车,上折拒和议,湖南人和之……时以士气可用,乃合十八省举人于松筠庵会议,与名者千二百余人,以一昼二夜草万言书,请拒和、迁都、变法三者……并日缮写……遍传都下,士气愤涌,联轨察院(都察院)前里许,至四月八日投递,则察院以既已用宝(光绪帝批准和约),无法挽回,却不收。”许多论著据此认为康有为发起和组织了“公车上书”,并将之视为资产阶级改良派走上政治舞台的标志。

——摘编自《康南海自编年谱》等

材料二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史学界对康有为的说法提出了诸多质疑。茅海建详细查阅清朝军机处《随手档》《早事档》《上谕档》《电报档》《洋务档》《收电》《交发档》《宫中电报电旨》等档案,提出:“从二月二十七日至四月二十一日,在不到两个月的日子里,上奏、代奏或电奏的次数达154次,加入的人数超过2464人次……在各省,封疆大吏电奏反对者(反对签订和约)已过其半数;在京城,翰林院、总理衙门、国子监、内阁、吏部官员皆有大规模的联名上书;举人们的单独上书也达到了31次,加入的人数达到了1555人次;举人们参加官员领衔的上书为7次,加入人数为135人次。”“四月初八日(52日),即康有为所称‘不收’其上书的当日,都察院代奏了官员举人的上书共计十五件。”“由此可以证明,康有为组织的十八行省公车联名上书,并非都察院不收,而是康有为根本没有去送。”

——摘编自茅海建《戊戌变法史事考二集》

(1)根据材料一、二、概述清朝士大夫阶层对甲午战败的反应。
(2)根据材料一、分析1899年康有为回忆公车上书的意图何在?
(3)根据材料二、概括茅海建对上书未达光绪皇帝的认识;并谈谈茅海建的论证是否科学合理,请说明理由。
(4)综合上述材料,从作者意图与史料价值的角度,你如何看待这一争论。
2023-12-29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四校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份联考历史试题

2 . 材料   (汉武帝诏)“前有司奏欲益民赋三十助边用,是重困老弱孤独也。……乃者贰师败,军士死略离散,悲痛常在朕心。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伤害百姓,糜费天下者,悉罢之。”

——《汉书·西域传》

1.作为史料,材料五能对上述哪则史料观点提供证据支持?说明理由。
2.基于上述材料,你怎样理解对汉武帝评价的争议?
2023-11-06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材料 孝武穷奢极欲,繁刑重敛,内侈宫室,外事四夷,信惑神怪,巡游无度,使百姓疲敝,起为盗贼,其所以异于秦始皇无几矣。

——《资治通鉴》

材料从哪些方面批评了汉武帝?
2023-11-06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众说汉武帝

汉武帝是雄才大略的皇帝,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有争议的皇帝之一。

材料   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余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众庶街巷有马,阡陌之间成群。

——《史记·平准书》

材料描述的景象史称什么?是怎样出现的?
2023-11-06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2022·上海·模拟预测
5 . 追求富强之路。

“富强”是通贯近代中国历史的重要概念,也是先进的中国人矢志追寻的伟大理想。

材料一   溯自庚申之衅,创巨痛深,当时姑息羁縻,在我可亟图振作。人人有自强之心,亦人人为自强之言。

——总理衙门奏折(1874年)

材料二   天下之势已日趋于混同矣,吾欲富强,西洋富强之政有在也,何不踵而用之。

——严复《原强》(1895年)

材料三   甲午之役,军破国削,举国上下社会大梦初觉,稍有智识者,多承认富强之策,虽圣人所不废。……继今以往,国人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者,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惝恍迷离之境。吾敢断言曰: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

——陈独秀《吾人之最后觉悟》(1916年)

材料四   中国急需把各党各派和无党无派的代表人物团结在一起,成立民主的临时的联合政府,以便实行民主的改革,克服目前的危机,动员和统一全中国的抗日力量,有力地和同盟国配合作战,打败日本侵略者,使中国人民从日本侵略者手中解放出来。……领导解放后的全国人民,将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国家。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1945年)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概括“自强”思潮兴起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严复追寻富强的途径。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陈独秀为何断言“伦理的觉悟”是“吾人之最后的觉悟”?
(4)综合材料及所学,你如何看待近代中国追寻富强之路?
2023-10-17更新 | 121次组卷 | 7卷引用:上海市普通高中2022年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历史试题
6 . 走向共和

满清王朝的覆灭迎来民国的新生,但民国政府却开启自己颠沛的一生。

请结合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满清王朝可以比作一座即将倒塌的房屋,整个结构已经从根本上彻底地腐朽了,难道有人只要用几根小柱子斜撑住外墙就能使那座房屋免于倾倒吗?我们恐怕这种支撑行为的本身反要加速其颠覆……显而易见,要想解决这个紧急的问题,清除妨害世界和平的根源,必须以一个新的、开明的、进步的政府来代替旧政府。

——孙中山《中国问题的真解决——向美国人民呼吁》(1904831日)


(1)为何孙中山认为“小柱子”难以支撑满清王朝?

材料二   “家国”转为“民国”,即便是呼风唤雨的军阀,他们挂着“民国”招牌,也不可能再完全按照封建专制时代的方式行事了。任何一个军阀控制中央政府后,为了证明政权的合法性,都将“民国”作为法统,宣称主权属于国民,并保留了国会等民主共和的政权机构和三权分立制衡的权力架构形式。

——摘编自郑琼现《1912-1918年:一个得而复失的完政时刻》

材料三   民国成立后,共和制度名存实亡的残酷现实,又使人们认识到仅有制度的模仿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现状,于是,一场吸收西方文明,并把它当作武器,批判中国传统儒学,改造中国人“国民性”的运动发生了……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2)材料三中改造中国人“国民性”的运动是指什么?


2023-08-11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中学2023届高三3月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江南造船厂的“前世今生”。

材料一   清政府于1865年购买了外国人开设在上海虹口地区的旗记铁厂,定名为“江南机器制造总局”(1912年改名“江南造船所”),制造船炮军火和各种机器,并建立了翻译馆,全面介绍西方先进科学技术,造就了徐寿、华蘅芳、徐建寅等中国近代第一流的科学家和工程专家。1938年,江南造船所被日军侵占,改名“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江南造船所”,由此,江南厂陷入了苦难的深渊,一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后的国民党统治时期,始终未能恢复以往的生气。

材料二   1949528日,陈毅同志签署上海市军管会第一号命令,正式接管江南造船所,改名“江南造船厂”。自1954年起,该厂相继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第一”:建造了新中国第一艘潜艇(1954)、第一台万吨水压机(1962)、第一艘护卫舰(1965)、第一艘自行研制的国产万吨轮“东风”号(1965)等。1994年,江南制造厂率先成为全国首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单位之一,开启了发展的新征程。

——摘编自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官网《企业沿革》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在当时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1949年以后江南造船厂取得一系列成果的有利条件。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如何看待江南造船厂的“前世今生”。
2022-07-19更新 | 79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七宝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1-22高一下·上海浦东新·阶段练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鸦片与战争

鸦片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毒品。19世纪前中期,英国为了缓解贸易逆差,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

材料一:鸦片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林则徐上道光皇帝奏折(《林则徐全集》)

材料二:一位英国人说:“奴隶贸易”比起“鸦片贸易”来,都要算是仁慈的。我们没有毁灭非洲人的肉体,因为我们的直接利益要求保持他们的生命;我们没有败坏他们的品格、腐蚀他们的思想,也没有毁灭他们的灵魂。可是鸦片贩子在腐蚀、败坏和毁灭了不幸的罪人的精神存在以后,还杀害他们的肉体。

——马克思《鸦片贸易史》

材料三:英国政府对于发动鸦片战争的解释是:第一,要为中国政府对女王陛下和臣民的侮辱获得赔偿。第二,为与中国进行贸易的商人获得因中国政府指示下使用暴力而造成的财产损失的赔偿。第三,今后与中国进行贸易的人和财产应获得免受侮辱或伤害的保障。

——整理自1840年3月19日英国议会记录

(1)根据材料一,林则徐认为鸦片对于中国来说有什么危害(不得照抄原文)?
(2)材料一和材料二对鸦片危害的记述有何不同,为何会产生这样的不同?
(3)综合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三中为何英国政府在解释战争原因时只字不提鸦片?
2022-06-02更新 | 125次组卷 | 3卷引用: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阶段反馈历史试题
9 .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清代官修《明史》载:“顺治三年六月,大兵克绍兴,以海(朱以海,即明鲁王)遁入海。久之,居金门,郑成功礼待颇恭。既而懈,以海不能平,将往南澳。成功使人沉之海中”。

材料二:江日升在其著作《台湾外纪》中,引“野史”《明季续闻》道:“辛丑,(郑)成功迎(鲁)王归金门,仍奉供给。壬寅(1662)五月初八日成功殆……(十一月)鲁王薨。

注:江日升是为明末将领之后,自幼听闻父亲谈论明郑事迹,康熙年间恩科解元


(1)指出材料一、二中对明鲁王的死因记载的矛盾之处。
(2)针对明鲁王死因,你认为上述两则材料何者可信?或你另有观点?说明理由。

材料三:1959年,明鲁王墓于金门重见天日,出土刻有墓志铭的石碑一块,上刻“监国鲁王讳以海……力图光复,虽末路养晦,而志未尝一日稍懈也……王素有哮疾,壬寅(1662)十一月十三日,中痰而薨”等字。


(3)材料三对澄清明鲁王的死因有何价值?从史料的性质和价值的角度简述理由。
(4)综合上述材料,例举两项导致历史记载出现“矛盾”的原因,并指出破解这一“矛盾”的方法。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某同学通过编写“三字歌”的方式学习和记忆历史,下面是他针对中国近代三个不平等条约编写的“三字歌”:

第一首

英国人,起争战。求议和,在下关。

五口通,港岛占。议关税,失主权。

最惠国,裁判权。居租地,有特权。

坏主权,进程转。入市场,独行断。

第二首

明治后,日本强。侵朝鲜,灭北洋。

清政府,应约往。割台湾,赔银两。

开口岸,设工厂。侵略深,瓜分狂。

国事艰,改革忙。各阶层,救危亡。

第三首

洋教传,民怨强。义和团,势力胀。

西摩尔,为中将。北京陷,慈禧慌。

剿匪谕,议和章。赔偿款,大数量。

使进京,军权丧。反帝禁,国危亡。


问题:
(1)三首“三字歌”分别对应哪些不平等条约?
(2)这些不平等条约签订后,中国分别爆发了哪些救亡图存的运动?
(3)依据上述“三字歌”,评价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的影响。
2022-02-08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徐汇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