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1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中央与地方关系处理是中国古代政治生态中的重要一环,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盛唐年间,出于巩固新拓领土和加强边疆守备的战略需要,在边地设十节度使,领边防节镇。后内地刺史加受节度使衔。安史之乱后失于外重,尾大不掉,终于酿成藩镇割据。宋代统治者十分重视唐代藩镇割据的历史经验,厉行中央集权,走向剥夺地方,强干弱枝的极端,限制和破坏地方的经济文化建设。宋代是外患最多的时期之一,而北宋统治者抵抗无力,至于南渡偏安,其中地方无实力,易于虚弱瓦解是其重要原因之一。

——摘编自林英男《唐宋时代地方行政体制和强干弱枝传统的形成》

材料二   大部分行省的辖区包括今天的二到三个省,远远超过以前王朝的一级地方行政区。这种情况适应了元朝疆域辽阔的特点,避免了中央与地方空档过大状况的出现,做到上下结合、浑然一体。行省于地方事务,凡军、政、财权无所不统,与宋朝分割地方权力的制度明显有异。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渊源于元朝特殊的民族征服背景。中央只有加重行省权力,才能够及时并有效地镇压反抗行动,同时也能对分封在边疆地区的诸王贵族进行节制。行省官员中仅有主要长官能掌握军权,而这类职务通常不授予汉人,因此地方权重之弊可以通过民族防范、民族控制得到部分弥补。

——张岂之《中国历史元明清卷》


(1)据材料一,比较唐朝中后期与宋朝在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上的不同,并指出各自产生的后果。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元代行省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行省制度形成的积极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中国古代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应采取的策略是什么?
2023-09-17更新 | 259次组卷 | 42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千阳县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由理论走向实践的发端,也是五四运动之后中国革命性质由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化的重要标志。从1922年初至19232月,中国工人运动出现了一个高潮时期。通过组织和领导罢工,中国共产党锻炼了自己从事实际斗争的能力,并因此开创了20世纪20年代中期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时代。诚如毛泽东所论:“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

——摘编自汪朝光《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二:解放战争初期,国民党对解放区大举进攻,国内形势急剧变化,中共中央迅速确立新的工作方向。“具体条件变了,战争打到头上来了,参军参战这时应比群运还重要,一时应成为中心工作。”中共中央发出“后方比着搞生产”的号召,带领群众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生产运动,各军区也组织了不同规模的生产支援活动。194612月,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中央城市工作部,“管理中共在国民党统治区的一切工作”。

——摘编自《军队政治工作历史资料》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解放战争开始后中国共产党为取得胜利采取的主要措施。
2023-08-03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对解决藩镇跋扈,维护国家统一,起了重要作用,在客观上也有利于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这些措施具有很大局限性,如实行兵将分离的政策,带来了将帅无权,指挥不灵,以致军队战斗力削弱的弊病,虽然北宋政府后来豢养了百余万军队,却阻挡不住辽、西夏的侵扰。由于各级政府权力的分散,形成了叠床架屋的官僚机构,官吏众多,行政效率低。总之,北宋实行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在一定时期起到了巩固政权的作用,后来便逐渐走向反面。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自(美国1783年与英国)缔结和约以后,最初立法的缺点便立即暴露出来,国家好像一下子就解体了,每个殖民地都成了一个独立共和国,都要求享有完全的主权。邦联政府被它的宪法弄得软弱无力,不再有共同的危险感作为它的支柱,眼看着船舶上悬挂的国旗被欧洲大国凌辱而毫无办法,而且当时也没有足够的力量去对付印第安人和支付独立战争时期所举债款的利息。在邦联政府就要毁灭时,它正式声明自己无能为力,并向宪制权呼吁。

——摘编自(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为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所制定的宪法及其对美国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2023-08-03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型国际关系的构建主要是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与不同性质国家之间开展普遍性外交联系。2013年以来,中国始终强调建立以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摘编自杨扬、郭立桥《新型国际关系内涵的演变及原因探析》


(1)根据材料,概括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开拓“新型国际关系”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开拓“新型国际关系”的具体表现。
2023-08-01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次革命高潮提出的我们党过去宣传的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曾使革命和平发展……使小资产阶级逐渐消除其幻想的口号。现在和发展和使政权无痛苦地转归苏维埃已不可能,因为政权事实上已经转到反革命的资产阶级手中。现在只有彻底消灭反革命资产阶级专政才是正确的口号,只有得到贫苦农民支持的无产阶级,才能完成这个任务——新高潮的任务。

——摘编自《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的一次大会决议》(1917年8月)

材料二   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共的反思和探索的复杂性在于:尽管中共反思探索中出现了非常严重的错误……但是,由于中共总结、反思了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放手在农村搞土地革命,抓住了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获得了广大农民的支持;同时,采取了坚决的武装斗争方式,组织、扩大了革命的军队,与国民党进行大规模的军事对抗,适合了当时革命斗争形势的需要和中国国情,从而很 快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材料一中“第一次革命高潮”和“新高潮”分别指什么事件?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高潮”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民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积极探索出的道路及其含义。
2023-08-01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1年11月15日,宣布独立的各省都督府代表召开联合会议(代理参议院),12月3日通过并公布《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作为临时宪法。《临时政府组织大纲》仿照美国的政府制度,规定中央行政机关实行总统制。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产生,执行若干职权须经参议院同意,但实际上不对参议院负责,而且对参议院的议决案有交令复议权。还规定临时政府由临时大总统、副总统、行政各部、参议院和临时中央审判所组成。参议院是立法机关,它以各省都督府所派之参议员组成。临时中央审判所是司法机关。

——摘编自臧巨凯《民国宪政的轨迹》

材料二   中共从诞生时起,就非常重视宪法制定和立宪实践。土地革命期间,在苏联宪法的影响下,中共制定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1949年新政协通过的《共同纲领》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1954年制定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新时期,1982年宪法首次将“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规定为“今后国家的根本任务”,从而将近代以来的制宪者所追求的富强梦想与实现民主、文明的现代需要结合起来,既表达了实现中华民族富强和独立的历史使命,又突出了推进民主和文明建设的时代性特征。

——摘编自何勤华《论中国共产党人的宪法观念与实践历程》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与《临时政府组织大纲》相比,《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有何不同?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临时约法》的历史地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共产党人追求宪政历程的特点。
2023-08-01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行政区划与唐无大差异,而行政组织与运用则大有不同。盖宋室君臣鉴于唐末、五代藩镇权重,故对于地方行政采取绝对控制政策。其方法:最高级地方行政区划之路,不置元首性之长官,而以帅、漕、宪、仓诸司,分掌众务,不相统属,互相牵制不能自专。上自诸路使司,下至县知事,皆以中央文官权充,以便中央直接控制。犹惧知事官权太专,又置通判,以资牵制与监视。

——摘编自严耕望《中国政治制度史纲》

材料二   美国实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制,国会与总统领导的政府各自分立,由选民分别选出。总统只对人民负责,不向国会负责,国会没有要求政府辞职的权力,也没有将总统免职的权力;国会不向总统负责,总统也没有解散国会的权力。国会与总统彼此独立,没有相互依存关系,更没有从属关系。

——摘编自任航《代议制的美国模式论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代议制的主要特点及其历史意义。
2023-08-01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处于抗日前线的东北广大人民和一部分爱国军队,冲破国民政府的禁令,首先展开了英勇的斗争。辽宁沈阳、抚顺等地工人纷纷举行罢工,反抗日本侵略军。广大农民组织大刀会、红枪会等各种组织进行抗日斗争。9月26日,上海各界市民举行抗日救国大会,通过了对日宣战、武装民众、惩办失职失地官吏等决议案。10月18日,北平各界抗日救国联合会成立,通过迅速组织义勇军、实行对日不合作及积极募集爱国捐款等决议。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共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领导了一二·九运动,使抗日救亡斗争发展成为全国规模的群众运动。

——摘编自王秀鑫、郭德宏《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史》

材料二:抗日战争对中华民族的复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被称为中国复兴枢纽。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最为彻底的民族解放战争,这场战争对中国取得完整的独立主权有着决定性意义,因为战争的结果之一,是中国不仅成为一个具有独立主权的国家,而且跻身在国际事务中具有充分发言权的大国行列。抗日战争的爆发,改变了中国内部分裂的状况。在政府与人民之间,在不同阶级阶层之间,在不同党派之间,形成了同仇敌忾、亲密合作的关系。

——摘编自荣维木《抗日战争与中华民族复兴论》


(1)根据材料一,概括20世纪30年代抗日救亡运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日战争成为“中国复兴枢纽”的原因。
2023-08-01更新 | 55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董仲舒是有汉一代最有影响的思想思想家,在当时享有群儒之首的声誉,在文化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他的全部学说,正是从维护专制王朝的大一统出发,但他的文化史意义,又绝不仅于此。董仲舒自觉地用儒家精神改造阴阳五行说,建构起天人一统的宇宙论系统图式,创造性地完成了自战国末年以来,随着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能力的大提高而产生的对于宇宙、社会、人生作出统一的规律性解释的精神追求。

———摘编自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

材料二:宋代,理学家们通过对所控制的科举制度进行改革,将科举考试的内容逐渐收缩到儒家学说的核心上来。与之相配合,注重蒙学教育的教材和读物的编写,通过儿童时期特有的认知特点,将儒家价值观念传播提前至儿童时期。更难得的是,宋代注重族规家训的编撰,士大夫为了使家庭、家族得到长久地延续,运用儒家三纲五常规范族人、家人的社会和家庭生活习惯,将儒学的原则和制度渗透到民众的生活中,促进了儒学的世俗化和社会化。

———摘编自《浅析宋代儒学社会化的新途径》

材料三:黄宗羲在全面批判君主专制种种弊端的基础,提出了他的社会改革理想,表现了思想创新的理论勇气。特别是他破天荒第一次提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的重要政治命题,这一命题包含三层含义;一是天下是人民共有的,而非君王一家一姓所私有;二是天下大事应由人民当家做主,而不应由君王一人垄断;三是君的权力来源于人们,君由民推选出来为天下兴利除害,因而必须尽心尽力为民服务。

———摘编自吴光《黄宗羲的社会批判精神》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董仲舒思想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儒学社会化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3)根据材料三,指出黄宗羲“社会批判精神”的主要内容。
2023-07-31更新 | 30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延安市延安新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时期奢侈风气上升到顶峰。奢侈风气的形成依赖于社会财富的不断积累,奢侈消费行为从而自然而然流露在日常衣食住行中,商人利用大规模生产模式满足人们的强烈消费需求。与此同时导致价格下跌、平民百姓争相购买的现象,最终奢侈品成为一种日常生活用品,奢侈消费成为一种流行风尚,奢侈消费行为成为一种习惯。“独立女性”以明清江南地区为中心,独立的购买力、独立的审美风尚、独立的经济权是当时女性经济地位不断提高的表现,从而反过来带动女性进行奢侈消费。

——摘编自巫仁恕《奢侈的女人:明清时期江南妇女的消费文化》

材料二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的奢侈风气引起了地方士绅的高度重视,他们积极行动起来,阐发禁奢思想,采取禁奢措施,意图革除民间奢侈风气。对于倡导禁奢的士绅们来说,禁止奢侈风气中的僭越行为,建立一个尊卑有序的社会是其目标。不同于官方禁奢令,士绅比官员更注重儒家礼仪的可操作性,他们试图将社会儒家礼仪与民间社会生活方式协调统一起来,并通过约束自我、家庭、宗族等方式,革除民间奢侈僭越的习俗。

——摘编自陈彩云《明清时期江南士绅的禁奢思想及实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江南消费文化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士绅的禁奢表现。
2023-03-16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米脂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