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期录取数量或方式考试内容考试程序
唐代进士录取率只有百分之一二诗、赋、儒家经典、法律、文学、算学等武则天时,初创殿试,但未形成定制
宋代录取名额大大增加儒家经典为主,儒家经典可依据多种注疏、省试、殿试三级;殿试成为定制,录取权由皇帝直接掌握
明代实行“南北榜”,即南北方的学子,按地域排名录取命题范围只限于四书五经,答卷只能以朱熹的注释为主士人需先入地方学校为生员或入国子监为监生,再通过乡试、会试、殿试而入仕
以上是某校历史研究小组整理的科举制度发展演变的表格。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提取一个有关科举制度的论点,并对论点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点明确,论述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2024-05-04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库车市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第二次调研(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长达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上,以下几个关键环节导致中国在族群融合的基础上走向集权并日臻完善:商朝和西周时期华夏族群从黄河中游向东、向南扩张,形成华夏文明核心地带;秦朝,华夏国家持续向南扩张,并以中央集权的官僚体制取代分崩离析的封建体制;儒家世俗说教在汉代上升为官方意识形态,此后在历代封建王朝依然保持其正统地位,教义也日趋复杂;唐朝及此后历代封建王朝均主要采用科举考试制度,使得士人地位上升,主导了地方社会。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进行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3-04-23更新 | 721次组卷 | 9卷引用:新疆石河子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1979年4月,中共中央召开中央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一定要从自己国家的实际出发,走出一条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实现现代化的中国式的道路”
21981年11月,第五届人大四次会议提出“走出一条速度比较实在、经济效益比较好、人民可以得到更多实惠的新路子”,围绕提高经济效益,要积极、稳妥地改革经济体制,调动各方积极性
31995年5月6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在重申要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的同时,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
42009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统筹发展与发展方式转变,提出了转变发展方式是推进科学发展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的定位

——摘编自张连辉、赵凌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理论的演进历程》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子以阐述。
(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2-23高三上·广东江门·阶段练习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今国家尽制郡邑,连置守宰,其不可变也固矣。”(柳宗元《封建论》)

“封建之废,非一日之故也,虽圣人起,亦将变而为郡县。”(顾炎武《郡县论》)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王夫之《读通鉴论·秦始皇》)


根据材料,提炼一个观点,以“郡县制”为主题,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1213日第七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当天上午,全国多地举行悼念活动,纪念死难同胞.中国抗日战争使军民伤亡3500万以上,其中军队伤亡380余万,占各国伤亡人数总和的三分之一;日本军国主义侵略军在中国造成一次性800人以上伤亡的惨案至少173个;按照1937年的比价,中国官方财产损失和战争损失和战争消耗达1000多亿美元,间接损失达5000亿美元;日本投降前夕,日军在中国战场的兵力186万人,其海外总兵力为358万,在华兵力占其海外总兵力的50%以上等等.


上面是关于日本侵华战争的一组数字,让亿万炎黄子孙重温历史并再一次重新审视和思考.青葱维护人类文明成果的高度和角度,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一个论题,深刻阐释抗战胜利的历史内涵.
2022-09-02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阿克苏地区柯坪县柯坪湖州国庆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解读史料,获得历史认识,探寻史料表象背后的意蕴,是历史学的魅力所在。下表为史书所载东汉时期几位良吏的事迹。

姓名任职地

事迹

刘陵安成
(今属江西)
先时多虎,百姓患之,皆徙他县。陵之官,修德政,逾月,虎悉出界去,民皆还之。
法雄南郡
(今属湖北)
(郡)多虎狼之暴,前太守赏募张捕,反为所害者甚众。雄乃移书属县曰:“凡虎狼之在山林,犹人民之居城市。古者至化之世,猛兽不扰。皆由恩信宽泽,仁及飞(禽)走(兽)……其毁坏槛阱,不得妄捕山林。”是后虎害稍息,人以获安。
刘平全椒
(今属安徽)
县多虎为害,平到修政,选进儒良,黜贪残,视事三月,虎皆渡江而去。
童恢不其
(今属山东)
民尝为虎所害,乃设槛捕之,生获二虎。恢闻而出,咒虎曰:“天生万物,唯人为贵……汝若是杀人者,当垂头服罪;自知非者,当号呼称冤。”一虎低头闭目,状如震惧,即时杀之。其一视恢鸣吼,踊跃自奋,遂令放释。吏人为之歌颂。

——据《后汉书》等

阐述从上述材料中发现的历史现象,并得出一个结论。(要求:现象源自材料,结论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2-06-09更新 | 9864次组卷 | 45卷引用:新疆巴音郭楞州且末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无产阶级革命家身上有诸多伟大精神,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炼这些革命家身上的一种共同精神,并予以阐释。(要求:共同精神表述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2-05-12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我觉得中国古人面对的政治难题主要有以下六个:

第一,如何防止地方力量做大,形成对中央政府的致命挑战?

第二,如何防止军事集团把枪口对准统治者自己的胸腔?

第三,如何防止外朝官僚集团做大,形成对皇权的威胁与挑战?

第四,如何对待皇亲国戚这些“自己人”,是用他们还是不用他们?

第五,如何对待社会基层力量,是尊重、利用还是控制它?

第六,如何处理中原政权(天朝大国)与周边政权(边陲小邦)的关系,是朝贡、羁縻还是直接治理?

——摘编自刘建军《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


选择其中的一个“政治难题”,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史实,自拟观点,并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2-03-09更新 | 1178次组卷 | 37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晚清的世界与中国】

某校同学在探讨“两次鸦片战争前后的世界与中国”这一问题时,搜集到19世纪四十至七十年代中国一部分人对当时形势的言论,并整理成下表:

人物及作品

部分观点

夏燮著《中西纪事》

阳托和戎,阴同让衅,实昧抽薪之计,早贻伏莽之戎,此华洋之变局,亦千古之创局也!

徐继畲著《瀛寰志略》

南洋诸岛国、五印度(因划分为五部分而得名)……明以前皆弱小番部,朝贡时通。今则胥变为欧罗巴诸国埔头(码头),此古今一大变局。

李鸿章《筹议海防折》

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麋集京师及各省腹地;阳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事,诸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

王韬著《变法自强》

居今日而论中州大势,固四千年来未有之创局也。

基于对上表的理解,结合两次鸦片战争前后的中外史实,围绕“变局”和“创局”提炼一个观点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正确、论证充分、结论明晰)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间内容
1949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954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56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
1964第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提出建设“四个现代化”的伟大目标。
197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1982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87中共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1992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7中共十五大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决定把邓小平理论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
2017中共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上表列出了1949年以来党和政府召开的一些重要会议的部分内容。从表中任选两次或两次以上会议,据此确定历史主题并展开阐述。(要求:列出会议名称,明确历史主题,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