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6 道试题
1 . 朱元璋认为,“礼乐者,治平之膏粱;刑政者,救弊之药石”,“刑政二者,不过辅礼乐为治耳”。这表明他
A.强调严刑峻法的统治方式B.重视礼乐制度的教化作用
C.宣扬休养生息的政治主张D.兼采儒法二家为统治思想
2019-01-30更新 | 2920次组卷 | 42卷引用:2017年海南省三亚市第二中学高考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尚书·酒俈》云:“人无于水监(照镜子),当于民监。”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     
A.兼爱尚贤B.主权在民C.以民为本D.道法自然
2019-01-30更新 | 2639次组卷 | 69卷引用:海南省三亚市三亚华侨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1691年,康熙与蒙古各部落首领在多伦会盟,同意喀尔喀与内蒙古一样实行编旗的请求,除保留喀尔喀蒙古原有的汗号外,取消蒙古贵族旧的等级名称。会上对首倡来归者、奏请编旗者等进行了表彰和封赏。这反映了
A.蒙古族同中央政府的关系加强B.民族平等政策得到落实
C.蒙古族原有政治传统开始消失D.蒙古族取得了特殊地位
2020-07-02更新 | 1432次组卷 | 24卷引用:海南省三亚华侨学校(南新校区)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中国古代讲究“同姓不婚”。已知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故称两姓联姻为“喜结秦晋之好”),而鲁晋两国不可通婚。结合所学关于“西周分封制”的知识,能够判断
①晋国是姬姓封国 ②晋燕两国可以通婚
③晋宋两国可以通婚 ④秦燕两国可以通婚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19-01-30更新 | 2837次组卷 | 54卷引用:2014届海南三亚市第一中学高三第六次月考历史A卷
5 . 1958年4月,《人民日报》发表《大规模地搜集全国民歌》的社论,各地报刊纷纷开辟民歌专页、专栏,仅半年时间,全国正式出版的民歌集就近800种。数月内旅客们在上海列车段“旅客意见簿”上写下的诗歌达5300多首。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
A.新中国文化教育水平迅速提高B.社会经济发展推动了文化进步
C.政治活动强烈影响到文化艺术D.社会主义的文学创作空前繁荣
2019-01-30更新 | 2868次组卷 | 42卷引用:2017年海南省三亚市第二中学高考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6 . 北宋名臣包拯清正廉洁、刚正不阿,民间尊称他为“包相爷”。他曾担任过转运使、兵部员外郎、开封府知府和枢密副使等,其中“位同宰相”的是(        )
A.转运使B.兵部员外郎C.参知政事D.枢密副使
2020-04-27更新 | 1716次组卷 | 79卷引用:海南省三亚华侨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十月革命后,孙中山一面强调“以俄为师”,一面强调“不可学俄人之焦头烂额也”。据此可知孙中山主张
A.借鉴代议制度,摒弃党国体制
B.发展私人资本,预防国家资本垄断
C.学习苏俄革命精神,不采用苏维埃制度
D.推动土地革命,实现“耕者有其田”
2019-01-30更新 | 2658次组卷 | 36卷引用:2017年海南省三亚市第二中学高考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8 .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特征是(     
A.繁荣开放的社会风貌B.政权分裂与文化停滞
C.中外交流与经济发展D.民族交融与区域开发
2022-11-13更新 | 696次组卷 | 158卷引用:海南省三亚华侨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9 . 唐代否定了按门第选官的九品中正制及等额推荐的察举制,实行分科考试、差额录取的科举制,这反映出唐代
A.官员特权受到否定B.君主集权得到强化
C.选才注重知识水平D.选官重视思想品德
2019-01-30更新 | 3159次组卷 | 88卷引用:2017年海南省三亚市第二中学高考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10 . 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的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
A.开创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B.嬴政自称始皇帝
C.在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度D.统一度量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