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唐科举以诗歌作为取士的重要手段,很多当朝的历史时事和典章制度都被用来命制成试诗题目。进士科考试诗赋,以声律对偶定优劣,完全着眼于文字形式方面。唐朝此举
A.以提升儒生的文学素养为目标B.旨在激发诗人创作热情
C.为各阶层士人人仕开辟了途径D.有利于文德政治的构建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宋代政治、经济和阶级关系都发生了新的变化,使操纵在大官僚大地主手中的科举制度不仅有了改革的必要,也具备了改革的可能。北宋的科举改革大致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重点是严格科举制度,改革考校程式,提倡公平竞争,保证取士权宋牢掌握在皇党手中。第二阶段重点是改革考试内容和取士科目,为封建统治阶级造就和选拔有用人才。改革后的宋代科举,彻底取消了门第限制,无论士农工商,只要被诀为是稍具文墨的优秀于弟,皆允许应举入任,从而扩大了取士范围。废除了一切荐举制度的残余,最大限度地防止了考场内外的徇私舞弊活动,使“切以程文(指考场作答文章)为去留”的原则得到真正实行。改革后考试内容趋向多样化,进士科由以诗斌为主转变为经义、诗赋、策论并重。读书人光凭背诵儒家经典或擅长吟诗作赋,已难以取得科第,只有开拓知识面、培养独立见解和分析能力才有可能在激烈的科场竞争中取得胜利。

——摘编自何忠礼《科举制度与宋代文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科举制度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科举制度改革的影响。
5 .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登科后》。该诗体现了
A.分封制度的血缘和等级特点B.科举制度的公平和机会均等
C.行省制度的首创和高效特点D.八股取士的腐朽和文化专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诗的首篇《关雌》属于“周南之歌”,是描述男女爱情的民歌。后世儒家认为,雎鸠是一种“生有定偶而不相乱”“偶常并游而不相狎”的水鸟,孔子之所以列其为首篇,是为了表明夫妻关系应专一和严肃。这种解读
A.维护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B.反映出周代宗族规则的内涵
C.体现了浓厚的道德教化色彩
D.具有浪漫主义文学的符号性
2019-10-20更新 | 884次组卷 | 19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第九次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之一的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在颁奖典礼上自释其名“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这句诗源自中国古代一部文学作品,此作品的文学特色是(     
A.浪漫主义B.古典主义C.现实主义D.自然主义
2019-12-21更新 | 53次组卷 | 18卷引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宋真宗曾作《劝学诗》:“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房不用架高粱,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有女颜如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这表明宋代科举
A.推动了八股取士的形成B.完善了中央集权体制C.使社会各阶层热衷科举D.影响了社会价值取向
2019-11-22更新 | 525次组卷 | 3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内蒙古赤峰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两汉时期,司法官员经常引用《公羊春秋》《诗》《礼记》《尚书》等作为判案量刑的依据,到了魏晋时期,法律中增加了不少突出上下尊卑,同罪而不同罚的条文。这说明
A.法律深受社会主流思想的影响
B.儒法并用成为汉魏时期的主流观念
C.儒家经典保证了执法的公正性
D.法律制度化降低了判案时随意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0 . 乾隆《吴江县志》载明末周灿诗:“水乡成一市,罗绮走中原。尚利民风薄,多金商贾尊。人家勤织作,机杼彻黄昏。”诗中“人家”“机杼彻黄昏”是因为(   
A.水上集市不受时空限制
B.家庭纺织工勤奋“走中原”
C.重农抑商政策发生变化
D.尊富崇利意识蔚然成风尚
2019-01-30更新 | 1866次组卷 | 50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青山区内蒙古第一机械制造(集团)有限公司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