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 道试题
1 . 柳宗元专门著文褒扬郡县制,他的文章《封建论》实是论郡县,他认为“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他写这篇文章的现实原因是
A.指责分封制易导致叛乱
B.揭露藩镇割据威胁中央集权
C.基于汉朝发生七国之乱
D.认为郡县制比分封制更优越
2 . 孔子强调君子以行为重,“敏于事而慎于言”,二程和朱熹主张“格物致知”,王阳明主张“致良知”“知行合一”,材料表明儒家
A.希望通过实验途径寻求科学真理
B.注重社会实践活动体现力行思想
C.维护封建专制制度和等级秩序
D.重视人的价值有利于思想解放
3 . 南朝时察举制仍然发挥一定的作用,而且察举制的中心环节转移到中央考试上,地方长官举荐吏员的权力变成了搜罗文人以应试的责任,自由投考的色彩日益浓厚,这表明
A.察举制自上而下选拔人才
B.九品中正割占主导地位
C.南朝时科举制开始萌芽
D.南朝时科举制正式形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美籍华人、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一书中写道:“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这次“转型”的主要表现之一是
A.世袭制替代禅让制
B.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C.皇帝制代替郡县制
D.内阁制代替三省六部制
2019-08-17更新 | 528次组卷 | 86卷引用:湖北省鄂州市私立华森中学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一第一次段考历史试卷
5 . 清朝学者万斯大说:“古之时,诸侯之嫡长子为世子,嗣为诸侯;其余支庶之后,族类繁多,惧其散而无统也,因制为大宗小宗之法。”材料主要说明了          (       )
A.大、小宗都有血缘关系B.诸侯的庶子都不能取得政治权力
C.各级政权被一家一姓所掌控D.宗法关系是维系政权的纽带
2019-08-13更新 | 735次组卷 | 61卷引用:湖北省鄂州市私立华森中学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一第一次段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南朝著名的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王僧虔在《笔意赞》中说:“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这表明他强调书法创作应该(     )
A.效法道家B.形神兼备
C.有意无法D.超越古人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7 . 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社会逐步告别“小国寡民”时代,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下列选项中,与“小国寡民”相关的是
①老子向往的理想社会 ②屈原追求的“美政”理想
③罗马法的基础 ④雅典民主制的重要条件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④D.③④
2019-01-30更新 | 1765次组卷 | 39卷引用:湖北省鄂州市私立华森中学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一第一次段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皇帝从资历较浅、地位不高的心腹近侍或仆从中选拔一些人来承担政务,逐渐演变为正式的辅政机构。”符合这一情况的实例有
①秦朝御史大夫 ②汉朝尚书令 ③明朝殿阁大学士 ④清朝军机大臣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9 . 下图分别反映了汉、唐、宋、清四朝中枢的演变过程,空白处应该填写( )
A.三公九卿制B.三省六部制
C.二府三司制D.一省制
2019-01-30更新 | 1085次组卷 | 26卷引用:湖北省鄂州市私立华森中学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一第一次段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机构经历了秦汉的郡、魏晋南北朝的州、唐代的道、宋代的路、元朝的行省、明朝的布政使司和清朝的省的变迁,极不稳定,变化较大。这反映出
A.中央与地方的分权趋于合理
B.地方行政监察体制日益完善
C.地方行政机构权力不断扩大
D.中央与地方的矛盾长期存在
2018-11-23更新 | 421次组卷 | 75卷引用:2015-2016学年甘肃西北师范大学附中高二下期末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