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4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2年、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比较表
所有制性质
经济成分
1952年
1956年
公有制经济
国营经济
19.1%
32.2%
合作社经济
1.5%
53.4%
公私合营经济
0.7%
7.3%
私有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6.9%
0%
个体经济
71.8%
7.1%

材料二 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
——20世纪60、70年代流传于民间的凤阳花鼓词
材料三 说凤阳,道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三年跨了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
——20世纪80年代流传于民间的凤阳花鼓词
材料四 某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将“中国现代化之路”划分为三种模式,并制作了下表。
“中国现代化之路”大事年表
阶段
时间
事件
现代化模式
第一阶段
19世纪60—90年代
洋务运动
西方资本主义
现代化模式
1895—1898年
维新运动
1911—1912年
辛亥革命
1915—1919年
新文化运动(前期)
第二阶段
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

1953—1957年
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
第三阶段
1978年至今
改革开放


(1)根据材料一指出1952年到1956年我国社会经济结构有何变化?分析其变化的主要原因。
(2)为什么会出现材料二所描述的历史现象?从材料二到材料三历史现象发生根本变化的关键因素是什么?这种转变说明了什么?
(3)结合材料四概括指出表格中二、三阶段所对应的现代化模式。
2 . 华师一附中某班课外历史研究兴趣小组以中国近代以来外交发展历程为主题,举办一次“中国近现代对外关系的演变”展览活动,下面是该班某同学设计的样稿:
第一部分:
阅读下表,根据提示回答问题:
条约名称
历史影响
《南京条约》
中国闭关锁国的的大门在坚船利炮的打击下,被迫开放一条窄窄的缝隙。
A
中国面临被“瓜分”的危机,传统的宗藩体制已经崩溃,华夷秩序荡然无存了
B
北京完全处在帝国主义的军事控制之下,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

第二部分:现代独立自主篇
20世纪五十年代,新中国积极同周边邻国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影响,国际外交舞台出现了“中国身影”,发出“中国声音”。
第三部分:与世界朋友的“握手”篇

(注:图1是毛泽东与斯大林握手,图2是毛泽东与尼克松握手,图3是江泽民与英美法俄等五大国元首握手)
阅读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1) 据第一部分,根据有关提示,填充表格中A和B相应内容。并根据根据表格内容,依据这
些条约对中国社会性质产生的影响,给该部分取一个标题。
ABC
(2)据第二部分,20世纪五十年代“中国身影”,发出“中国声音”在国际外交舞台上是如何体现的?
(3)据第三部分,回答图1反映了中国怎样的外交方针?它的积极意义是什么?
(4)图2反映了什么历史信息,促成这次历史性握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5)图3“群握”图反映出世界政治格局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2016-11-27更新 | 19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福建晨曦冷曦崎滨正曦四校高一上期末历史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列表格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发展演变简表。

时期录取数量或方式考试内容考试程序
唐代进士录取率只有百分之一二诗赋、儒家经典、法律、文字、算学等武则天时,初设殿试,但未形成定制
宋代录取名额大为增加儒家经典为主,儒家经典可依据多种注疏考试分解试、省试、殿试三级;殿试成为定制,录取权由皇帝直接掌握
明代开始实行南北榜,即南北方的学子,按照其所处的地域进行排名,分别录取出贡生后,再统一参加殿试。命题范围只限于四书五经,答卷只能以朱熹的注释为主士人需先入地方学校为生员或入国子监为监生,再通过乡试、会试、殿试而入仕
结合材料与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科举制度与社会发展”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21-10-16更新 | 238次组卷 | 46卷引用:福建省华安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年下学期期末考历史试题
4 . 在学习完“列强入侵”这一目后,学生做了张表格,请你判断这张表格何处有误
战争名称时间发动国家不平等条约影响
鸦片战争1840—1842B《南京条约》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日本《马关条约》D
A1900—1901德国等8国C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A.八国联军侵华B.英国
C.《北京条约》D.加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
2020-02-20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协作校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某生产队粮食产量、分配收入等情况对比表”。导致表格中数据变化的根源在于(     )
时间粮食产量人均口粮人均分配收入交售粮食
1976年35000斤230斤32元
1979年132300斤800斤200多元30000斤

A.农业生产技术改进B.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D.乡镇企业迅速发展
6 . 下表为清朝中期人口、耕地面积数据。对此解读准确的是(     
时间人口数量(亿)耕地面积(万公顷)人均耕地面积(亩)
1753年(乾隆十八年)1.84约49024.00
1784年(乾隆四十九年)2.86约50712.66
1812年(嘉庆十七年)3.34约52602.36
1851年(咸丰元年)4.32约50421.75
A.开始突破传统自然经济的结构B.边疆国土的开发有效缓解人地矛盾
C.高产作物传入提高了粮食产量D.人口急剧增长使资源危机日益显露
2023-12-20更新 | 165次组卷 | 52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松滋市言程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下表为晚清时期西学输入的基本脉络,该表反映出(       
时间代表作
鸦片战争后《海国图志》《瀛寰志略》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克虏伯炮说》《水师操练》《探矿取金》《工程致富》
甲午中日战争后《中东战纪本末》《泰西新史揽要》《文学兴国策》
戊戌变法后《约论》《万法精理》《自由原论》《美国独立宣言》
A.中西方思想文化逐渐融为一体B.先进中国人已找到救国之路
C.西方的民主制度被广泛接受D.民族危机推动学习西学的深入
2023-12-23更新 | 186次组卷 | 29卷引用:福建省漳平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下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地区时期全国所辖郡数秦岭淮水以北郡数秦岭淮水以南郡数
西汉1037429
西晋1628676
A.经济重心实现了南移B.政治中心开始实现南移
C.西汉的疆域比西晋小D.南北经济水平差距缩小
2023-12-14更新 | 338次组卷 | 57卷引用:2016届福建厦门市一中高三下周考(二)文综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下表是中国部分朝代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表。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的重要原因是(   
朝代东晋隋朝唐朝北宋
比例(%)4.017.224.546.1
A.世卿世禄制的延续B.察举制的产生于发展
C.九品中正制的盛行D.科举制度创立和完善
2023-10-25更新 | 700次组卷 | 70卷引用:河北省2020年9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合格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表是汉代有关农业生产的文献记述。据此可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记述

出处

“是故身率妻子,戮力耕桑,灌园治产,以给公上”

《汉书·杨恽传》

“因释耕于垄上,而妻子耘于前”

《后汉书·逸民列传》

“立春东耕,为土象人,男女各二人”

[东汉]王充《论衡》

A.汉代铁犁牛耕技术已推广B.精耕细作农业得到发展
C.家庭农业生产模式已形成D.男耕女织生产形式确立
2023-08-15更新 | 278次组卷 | 97卷引用:福建省罗源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