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雾霾”,雾和霾的组合词,常见于城市。在中国明清时期,北京曾有多次雾霾的记载,明清皇帝极为恐惧,为消除雾霾,曾令文武群臣致斋三日,并禁天下屠宰,以期感动上苍,赐下甘霖,这种行为所反映的思想最早渊源于(  )
A.先秦儒学B.汉代儒学C.宋明理学D.佛教传入
2021-03-23更新 | 249次组卷 | 49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的代表作《明夷待访录》比卢梭的《社会契约论》的出现要早近一百年。这两部著作所反映的主要共同点是
A.批判君主专制、保证人民基本权利B.构建未来资本主义政权组织形式
C.反对封建礼教、强调人人生而平等D.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2021-01-05更新 | 408次组卷 | 54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3 . 汉武帝时期,所州部设刺史一职,品秩(注:官阶级别)仅六百石(注:指俸禄),但其能监察品秩两千石的郡太守和王国相。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刺史制度
A.削弱了相权,有利于强化君权B.直接导致了上下尊卑失序
C.有效解决了封国威胁中央问题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统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闲斋老人在《儒林外史》序中写道:“篇中所载之人,不可枚举,而其人之性情、心术,一一活现纸上。读之者无论是何人品,无不可取以自镜。”由此可知,闲斋老人认为《儒林外史》
A.注重故事情节的复杂性B.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
C.顺应了文学复古的潮流D.宣扬了封建伦理观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在辽国境内,契丹语和汉语都是官方和民间的通用语言,契丹文字除了被用来书写官方文书、碑碣、书状、印信等外,也被用来翻译大量儒家经典和文学、史学、医学著作。这反映出辽国
A.注重汲取汉族文化B.与南宋文化交流频繁
C.境内民族融合加强D.推行文化强国的政策
6 .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如果军阀在历史上有任何贡献的话,那是在80 年外强侵略之后他们更增加了内部压力,于是强迫着中国的青年另行着手寻觅着一套救国方式。”这主要是指
A.资产阶级维新派宣传变法思想B.资产阶级革命派宣传民主思想
C.新文化人士开始宣传民主科学D.先进知识分子宣传马克思主义
2020-09-22更新 | 194次组卷 | 33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7 . 有学者指出,西汉时期,儒学实际上并没有成为唯一的正统思想。《汉书·元帝纪》中汉宣帝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这体现了
A.汉代治国思想中儒法兼用的特征B.汉宣帝对儒家治国理念的无情抨击
C.西汉时法家思想得到统治者的重视D.汉代统治者兼采百家之长的治国理念
2020-09-18更新 | 148次组卷 | 17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明史》记载,明成祖时设立的内阁,“简用无定员”,“凡制诰命令诫敕之文日夥,而礼典庶政之议,及事之关机密者,咸居焉”。可见,此时的内阁
A.侵夺了六部职权B.官品低且无权力
C.执掌国家财政权D.拥有一定的权力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王阳明说过,“某于此良知之说,从百死千难中得来”“所谓良知,随物而格,是致知之功,即佛氏之常惺惺,亦是长存他本来面目耳”。材料说明王阳明的“良知”
A.集理论与反思于一体B.体现了心学的伪善和欺骗性
C.与佛教学说一脉相承D.汇集了传统儒家思想精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