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1931年9月21日,上海银行、钱业两公会致电国民政府:“两公会凛于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用敢电请诸公,当机立断,集合各地贤杰,聚议一堂,共挽狂澜,在此一举,否则危亡在即,完卵难期,革命之人格何在,独立之主权尽失,诸公肩荷重任,其将何以对人民耶?”这可作为直接史料来说明
A.近代实业家具有较强的民族救亡意识B.民族工业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历史命运
C.国际联盟对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的迁就D.国民政府对日本侵华采取不抵抗政策
2020-08-27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由于夏、商、西周朝代的共主与各诸侯国都是作为相对独立的国际政治行为体并列存在,使得该时期的大一统主要体现在土地、民心层面,而秦统一六国则最终实现了制度层面的天下大一统。在此过程中,尽管历次朝代更迭都会出现土地及民心层面的天下分裂,但伴随着民族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也使得土地范围从中原地区不断向四方扩展,民心也更加凝聚到对共主的认同上,并在最终经历过春秋战国的重重洗礼之后实现了制度层面上从统一礼仪向建立秦朝中央集权体制的飞跃。

——摘编自王宣华《先秦中原文化区域“大一统”秩序观及当代价值探析》

材料二   元朔五年,武帝令各地诸侯王在封地之内分封弟子,由中央政府给予名号。划分全国为十三州,每州设刺史一人,直接代表皇帝监察十三州的二千石禄的高官乃至诸侯王。采用逐步将外廷权力转移至内廷的方法,一切文书、奏章、政令一概由内廷官吏执掌。在全国各地设盐官38处,铁官48处,均统归大司农管辖,直属中央政府。

——摘编自《试论汉武帝的治国为政之道》

材料三   中国古代社会的变迁始终没有脱离氏族——部族——宗族——家族的发展脉络,“父前子名,君前臣名”,“在家为孝,在朝为忠”已经成为几千年社会关系的真实写照,形成了“生法者,君也;守法者,臣也;治于法者,民也”的社会现象。

          ——摘编自曾小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独特类型及其特征》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先秦至秦朝时期“大一统”内涵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导致此变化的原因。
(2)依据材料概括汉武帝国家治理的主要措施。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并对其进行简要评价。
3 . 英国传教士柏格理旅居昆明时,在1911年10月27日日记中写道:“在地平线上不远处的西方,在金星下面有一彗星,这对革命者意义非凡,可能价值五个军团。民众相信这颗星传递着天意改变的信息,这些星宿在它们的轨道中为反对满族而战。”由此可知
A.该传教士认同天人感应的现象
B.革命运动传播借助了传统文化
C.辛亥革命的风暴浪一触即发
D.云南各族民众渴求基督的解救
4 . 对于鸦片战争,有人称为中英战争,有人称为通商战争,也有人称为夷匪犯境。其中淡化了历史认识中价值判断的表述是
A.中英战争B.鸦片战争C.通商战争D.夷匪犯境
2019-01-30更新 | 1577次组卷 | 84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