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下列对“同盟会党员证”(下图)的释读,不准确的是
A.此证应颁发于1905年之后
B.说明同盟会有明确的政治纲领
C.这里的“中华国”指的是中华民国政权
D.属于直接史料,对研究我国资产阶级革命有较高的价值
2018-01-05更新 | 111次组卷 | 4卷引用:新疆石河子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据史料记载,1900年间,河北霸州民众列仗抵抗德兵,战死者300余人:束鹿县旧城民众,徒手与侵略军相搏.牺牲4000余人:八国联军进犯保定、唐山、张家口、沧州等地时均遭到当地民众的坚决抵制。这表明,当时中国
A.民间力量开始崛起B.政府抵抗意识强烈
C.民族意识不断觉醒D.领土主权遭到破坏
3 . 阅读下列材料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鸦片战争无疑是所有中国人心中的痛,虽然这场战争没有八国联军带来的记忆那么深刻,也没有甲午战争所造成的严重后果,但是,作为签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一场战争,鸦片战争的意义无疑十分重大,很多国人都认为清朝无论做什么都无法避免英吉利强盗的来袭,但是当我们翻开史料一   看,就会发现整个过程中双方的战意其实都不高,战争完全是可以避免的。

——摘编自《清朝能在禁绝鸦片的同时避免战争吗?》

材料二   洪秀全写了许多文章,如《幼学诗》《天父诗》等,在书中有如下一些言论:“我差尔主下凡做天王,他出一言是旨,是天命,尔们要遵守”,“只有媳错无爷错,只有人错无天错,只有臣错无主错”,“各王驾出……凡朝内军中大小官员兵士如不回避,冒冲仪仗者,斩首不留”。

——据《太平天国印书》

材料三   关于辛亥革命的爆发,有如下一些论述:清朝建立以来,反清活动在地下组织与秘密社会中保持着一定的活力,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正深深植根于这一传统中……西方的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及民族主义、民主共和思想成为中国革命的助推力。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四   孙中山指出:经庚子“清廷之威信已扫地无余……国势危急,岌岌不可终日。有志之士,多起救国之思,而革命风潮自此萌芽矣”。孙中山认为,与两千年来的历代王朝相比,清廷仍然实行君主专制政体。王位争夺又是无情的斗争。要破这个怪圈,就必须以共和制取代君主制度。

——据《孙中山全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无疑是所有中国人心中的痛”?
(2)根据材料二,概括太平天国宣扬的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造成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材料四,概括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民国建立后,孙中山为“维护共和”所做的努力。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长期以来对戊戌政变的史料研究存在诸多争议。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袁之为人机诈反复,深知皇上无权,且大变将兴,皇上将不能自保。故虽受皇上不次拔擢之大恩,终不肯为皇上之用。且与贼臣之逆谋,卖主以自保,而大变遂成于其手矣。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材料二   我对戊戌政变此一事件有惑,且对当时的研究各说也不敢贸然认同,由此重新阅读有关档案(清朝军机处《随手档》《早事档》《上谕档》《电报档》《洋务档》《收电》《交发档》《宫中电报电旨》等档案),并以此检视先前各说,得出自己的结论。戊戌政变是一个过程,是由相关的诸多事件组成,慈禧太后与光绪帝的政治权力关系经历了紧张、对立、决裂,最后发展到慈禧太后企图废帝。开懋勤殿,设议政官,即光绪帝企图重用康有为及其党人,引起了慈禧太后与光绪帝的政治对立。八月初四日慈禧太后突然回西苑,事起于御史杨崇伊的密折,而密折中最能打动慈禧太后之心的,是伊藤博文次日的觐见。戊戌政变虽未因袁世凯告密而发生,但袁世凯告密的消息到北京,大大加剧了政变的激烈程度。

——摘编自茅海建《戊戌政变的时间、过程与原委》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梁启超认为戊戌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作者对戊戌政变的主要观点。
(3)以上两位作者对戊戌政变有不同的认识,你更认同哪段材料的结论?请结合材料说明理由。
2020-10-14更新 | 146次组卷 | 4卷引用:新疆昌吉州教育共同体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据清史料记载:“军机处为枢密重地,非奏事人待旨及上所宜召者,虽王公大臣不许私入,如敢私人,或私自会见军机官员,随时纠勃论处。”据此可知,军机处
A.办事效率高B.秉旨办事C.官衙管理严D.保密性强
6 . 关于汤武革命,荀子认为,“汤武非取天下也,修其道,行其义,兴天下之同利,除天下之同害,而天下归之也。”韩非子则说,“汤武为人臣而弑其主,刑其尸,而天下誉之,此天下所以至今不治者也。”这表明
A.汤武革命成为反抗暴君的象征B.法家韩非子旨在维护专制统治
C.历史解释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D.历史观点会因史料不同而相异
7 . 据《史记》记载:公元前625年,郑发兵从晋伐秦,败秦兵于汪;公元前604年,楚怒郑受宋赂纵华元,伐郑。郑背楚,与晋亲;公元前600年,楚复伐郑,晋来救之。以上史料反映出
A.王位世袭的变化B.官僚政治的确立
C.分封制度的破坏D.一统天下的趋势
8 . 据史料记载,商代后期的王位传承以“父死子继”为主,出现嫡长子继承的倾向,如纣是帝乙嫡子,启是庶子,尽管启年长,帝乙还是立纣为法定继承人,由此可知,商代后期
A.皇权专制得到了加强B.血缘纽带关系弱化
C.王位继承具有随意性D.宗法制度渐趋形成
9 . 据史料记载,春秋时期诸侯称“王”现象很少,到了战国时期,许多诸侯纷纷称“王”。这反映了
A.春秋战国时期逐渐走向统一
B.春秋时期周天子势力强大
C.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走向瓦解
D.战国时周天子无法控制诸侯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下列四则史料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不同时期的选官制度,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②文章之士不根教化、进士以诗赋取人
③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
A.①②③B.①③②C.③①②D.③②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