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7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宋徽宗赵佶(1082~1135年),宋神宗第十一子,宋哲宗赵煦之弟,即位后曾改元“崇宁”,试图继父兄之志,将改革事业发扬光大。然而激烈的党争和蔡京等权臣弄权,使宋徽宗的政治抱负得不到施展,转而寄意丹青、娱情花石。他自少酷好艺术,志趣与众不同,即位前“所事者惟笔研、丹青、图史、射御而已”。宋徽宗擅长书法,其正楷学唐朝薛曜的风格而略变其体,成为形体方正、笔画细腻的“瘦金体”。宋徽宗的画受端王府知客吴元瑜的熏陶而自成一家,“元瑜者,画学崔白,书学薛稷,而青出于蓝者也”。宋徽宗的画注重写生,以精致、逼真著称。

靖康二年(1127年)春,他和宋钦宗、宗室、妃嫔等约三千人被金兵俘虏,即“靖康之变”。元人修《宋史》时总结说:“自古人君玩物而丧志,纵欲而败度,鲜不亡者,徽宗甚焉。”在元朝人看来,宋徽宗玩物丧志,纵欲败度,终致以艺术亡国(指北宋)。

——摘编自滕新才《宋徽宗评议》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徽宗在书画艺术方面成就突出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元人关于宋徽宗“以艺术亡国”的观点。
2 . 汉武帝“独尊儒术”后形成了德主刑辅、先礼后刑的法律观念。东汉末年,在法律思想上出现了刑、礼比较的争论。曹操不单纯强调刑为先或礼为先,主张“治定之化,以礼为首;拨乱之政,以刑为先”。这反映了东汉末年
A.儒学正统地位发生了动摇B.法律更加注重以人为本
C.儒学哲学化倾向日趋明显D.礼法并施思想有所发展
2020-06-19更新 | 445次组卷 | 26卷引用:广东省珠海市2020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3 . 1757年,清政府指定外国商船只能在粤海关一口贸易,并对丝绸、茶叶等传统商品的出口量严加限制。这一现象直接反映了清政府
A.实行闭关锁国政策B.实行重商主义政策
C.压制资本主义萌芽D.重视国内市场开拓
5 . 有史学家认为:从秦汉起,官僚体制就是中国制度的核心问题,而这个核心问题又可以分成两个大的子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隋唐时期统治者为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重要举措是
A.废分封,置郡县B.设立三公九卿制C.确立三省六部制D.实行科举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明中叶以后,王守仁标榜“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这引发了士大夫对君主圣贤偶像的怀疑,此后有些士大夫们一反陈规旧说,指责《论语》、直斥六经,张扬个性。王守仁的这一观点
A.肯定了人的自我价值B.是需学回归孔孟本源的体现
C.说明早期民主思想已经产生D.印证了儒学在危机中努力重建
7 . 秦国商鞅变法规定:“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这实质上
A.承认了井田制的合法性B.禁止民众自由买卖土地
C.从法律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D.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
2020-06-03更新 | 840次组卷 | 27卷引用:广东省珠海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称:“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逐步降。这也是中国传统政治上的大毛病。”下列史实可以为此观点的成立提供依据的是
A.秦朝推行郡县制B.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C.明朝废除丞相制度D.北宋文官任知州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实现国家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必然要求和必要条件,也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的夙愿。旧中国的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只占很小的比重,1949年现代工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7%,而且发展极不平衡,仅有的一点工业基本上集中在沿海城市和地区。……到1952年工业已经恢复并超过了历史上的最高水平,但总的说来,中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

——杨先材《中国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卷》

材料二   轻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比重表


材料三   邓小平曾说:“过去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实际上是共同落后,共同贫穷,”必须打破平均主义,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比较快地先富起来,这是“加速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

——《邓小平与当代中国思想解放》

材料四   “那时候我去广西火车站坐车,车站上就挂着大幅标语,写着‘坚决抵制来自广东的资本主义倾向’,郭华雄回忆说。当时很多人认为搞改革开放是资本主义的东西,有很多名词,如“苏修”“资本主义搞复辟”等。一开始,特区的建设只是作为一个试点,当时珠海景山路的左边是特区,下边就不是了,它的区域最开始只有8平方公里,后来扩大到10平方公里,最后才慢慢扩展到整个珠海。“

——摘编自《“珠海经济特区好”》


(1)依据材料一、二,分析建国初期我国工业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优先发展重工业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中“过去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在农村中的表现是什么?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社会主义建设方针有什么转变?从中你有何启示?
(3)材料四中反映了珠海经济特区初创时期有什么问题?经济特区的创办有何意义?
10 . 1961年,中共中央八届九中全会指出,全国人民继续高举党的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取得了国民经济继续跃进的胜利。工业总产值过去三年中平均每年的增长速度达到40%以上,农业方面,由于19591960年严重的自然灾害,农业生产计划没有完成。全会正式批准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由此可知这次会议
A.客观评价了“三面红旗”的作用B.主要针对工业进行必要调整
C.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D.主要针对农业进行必要调整
2020-05-08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珠海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