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有学者认为《夏小正》记载每月的物候、气象、星象和有关重大政事,是夏代的天文历法记录。又有学者认为,《夏小正》是成书于战国的农业著作,篇中涉及蚕桑、畜牧、渔猎、采集活动。对《夏小正》的认识说明
A.无考古资料佐证的认识不可信B.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认识模糊
C.学者争论过大的史料没有价值D.研究角度影响历史认识差异
2021-01-06更新 | 1837次组卷 | 65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明神宗实录》记载:“吴民生齿最繁,恒产绝少,家杼轴(纺织)面户纂组(编织)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这则史料能够说明的是(       
A.官营手工业发展很迅速B.农产品商品化日益明显
C.重农抑商观念彻底改变D.出现雇佣劳动生产方式
2023-01-14更新 | 100次组卷 | 29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据清史料记载:“军机处为枢密重地,非奏事人待旨及上所宜召者,虽王公大臣不许私入,如敢私人,或私自会见军机官员,随时纠勃论处。”据此可知,军机处
A.办事效率高B.秉旨办事C.官衙管理严D.保密性强
4 . 1843年中美《五口通商章程》规定:和约一经议定,两国各宜遵守,不得轻有更改;至各口情形不一,所有贸易及海面各款恐不无稍有变通之处,应俟十二年后,两国派员公平酌办。这一史料可以说明
A.中美两国可以平等贸易B.清政府力图维护国家权益
C.中国关税自主权遭破坏D.清政府拒绝修约有合理性
2020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5 . 据史料记载,长安在盛唐时期人口总数约70万,其中皇室及服务人员15万,在京官吏约3万余,禁军和附近驻军约12万,到京师参加选官和科举的读书人1万,共需粮食580万石左右,其中依赖国家供给粮食的人口约32万。据此可以推知盛唐时期
A.长安已成为国际性的大都市B.对东南地区粮食需求增加
C.出现了冗官冗兵冗费局面D.坊市制度瓦解速度加快
2020-02-08更新 | 642次组卷 | 20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十二中学2019-2020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据史料记载,南宋临安城的酒馆(即使是南方本地人所开)多仿效汴京旧俗,在门前张挂炉子灯;茶馆则学北方张挂名人画像……这反映出
A.南迁北人对故土的怀念B.南方人更易接受新事物
C.北方发展水平高于南方D.北民南迁促进文化融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如表是有关太平天国时期妇女的部分史料。由此可以判断太平天国
内容出处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天朝田亩制度》
妻道在三从,无违尔夫主洪秀全《幼学诗》
当我们行走在(南京)街上时,沿途可以看到不少的女子……许多人骑着马,其余的人则是步行,大多数人都是天足《慕维廉牧师的一封信》(1861年)

A.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B.基本上实现了男女平等
C.冲击了社会成员的固有角色定位D.打破了封建礼教对妇女的束缚
2020-01-15更新 | 505次组卷 | 19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据史料记载:“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这说明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对象是
A.先代贵族
B.少数民族首领
C.同姓亲族
D.功臣
2019-10-23更新 | 85次组卷 | 22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双城区兆麟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014·上海·高考真题
真题 名校
9 . 炎帝是我国传说时代的英雄,又称神农氏。据传他使用“焚林而田”的耕作方法,还发明了耒、耜等生产工具。这些传说
A.折射出中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B.可以作为中国原始农耕的直接证据
C.是一种没有史料价值的想象D.证明了炎帝的真实存在
2019-01-30更新 | 5566次组卷 | 83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10 . 儒学对中国占代政治、文化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儒学之所以成为中国传统思想主干,还在于原始儒学本身的多因素多层次结构所具有的包容性质,这使它能不断地吸取融化各家,在现实秩序和心灵生活中构成稳定系统。由于有这种稳定的反馈系统适应环境,中国传统思想一般表现为重“求同”。通过“求同”来保持和壮大自己,具体方式则经常是以自己原有的一套来解释、贯通、会合外来的异己的东西,就在这种会通解释中吸取了对方,模糊了对方的本来面目而将之“同化”。

———编自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材料二   中国科举大事记

朝代概况
隋朝606年,科举制产生。整个隋朝,举行了五次考试,中举者总共十余人。
唐朝唐高宗时期颁《五经正义》于天下,令每年明经依此考试;武则天时设武举,由兵部主持。
宋朝992年,糊名考校(盖住考生姓名来改卷)成为定制:1015年,始置誊录院,令封印官封试卷后,由书吏巻抄为录本。1124年,礼部试进士一万五千人,徽宗特令增百人额。
明朝明太祖令"专取四子书命题试士”:明宣宗时始分南北中卷取士:明成化年间,八股文定型。
清朝延续八股文考试方式

——据翟国璋主编《中国科举辞典》整理

材料三   平遥文庙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平遥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平遥文庙的历代修建扩建,都力求最大限度地达到左右对称。平遥文庙的主体建筑与附属建筑掩映相称,内部陈列有大量礼器和祭器,历代对从祀者都有严格的等次排位。其中的'‘明伦堂”是文庙学宫的主要教学之处,也是施行儒学教育的重要场所,'明伦”取“存天时,明人伦”之意。

——据柳雯《中国文庙文化遗产价值及利用研究》等整理


(1)材料一认为儒学的突出特点是什么?请以先秦儒家思想、宋明理学为例加以说明.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述科举制演变的趋势,并结合材料一、二分析科举制的影响。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请你以平遥古城和平遥文庙为例,简述这些建筑中所体现的儒家思想观念。
2021-01-15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