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87~1936年间,农业占国民收入的比重高达60%以上,在近半个世纪里比重仅仅下降了5.13%;期间,服务业比重略有下降,工矿交通运输业有所发展,其比重增加了5.43%。到1949年,农业占到了国民收入的68.4%,而工业仅占12.6%。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农业占70%,工业占30%。在广大农村,拥有1~10亩土地的贫农占农户总数的44%,加上拥有10~30亩的少地户,合计占农户总数的68%,这种现象长期得不到改变。

——摘编自邹晓娟《近代中国产业结构变动的回眸与反思》

材料二   下面是中国1978~2008年三次产业结构变化图。


——摘编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产业结构变化和经济增长周期的回顾》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中国产业结构的状况。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产业结构变化的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产业结构变化的因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唐代以后,雕版印刷的图书数量逐渐超过手抄、石刻拓印等方法制作的图书,从前分散于民间的只刻印一些日用小品短文的小作坊逐渐发展为集中大规模地印刷成套经典书籍的大工坊。这些变化
A.促进了学术文化的传承B.阻断了儒学世俗化趋势
C.推动了造纸技术的革新D.反映了佛教文化的普及
3 . 日本学者福泽谕吉就社会转型问题曾说:“人心有了改变,政令法律也有了改革,文明的基础才能建立起来,至于那些衣食住等有形物质,必将随自然的趋势,不招而至,不求而得。”按照他的观点,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进程应该是
A.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B.戊戌变法——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
C.新文化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D.新文化运动——戊戌变法——洋务运动
2022-03-05更新 | 19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五县2021-2022学年高一12月月考联考历史试题
4 . 综合题:一部中国史,就是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武帝时期,西汉在修复秦长城的基础上继续向西北大规模修筑长城。北边自敦煌至辽东万一千五百余里,乘塞列燧,(匈奴)攻之,而不能害。”“自敦煌西至盐泽(今新疆罗布泊),往往起亭,…置使者校尉领护,以给使外国者。汉两将军大出单于,所杀虏八九万是后,勾奴远通,而幕南无王庭。

——据《史记》《汉书》整理

材料二自辽、金、元三朝以来,北京的政治地位越来越重要。经辽的南京、金的中都到元的大都,它已经由北方的政治中心逐步过渡到全国的政治中心了,这是中国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趋势。自这一时期起中国的政治中心已经不是以中原大地的古城为中心了,而是以偏北的北京地区为政治中心了。

——谭新生、倪洁《北京通史简编》

材料三清朝政府在继承中国历代疆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对边疆地区的统一,对边疆地区行使主权,进行有效的管辖,将一个清晰完整的中国边碰展现在世界面前,在近代以前奠定了中国疆域的版图。

——摘编自成崇德《清代前期边疆通论(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举出汉武帝时期为向西北地区拓展作出重大贡献的人物及相关事件。
(2)根据材料二,分析提升北京政治地位对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两条清代巩固疆域的主要措施,以及清朝疆域奠定的历史意义。
2021-12-04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五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5 .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关系的演变影响着中国的命运。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企图继续维持其一党执政的统治地位,排斥中共的政治参与,力图遏制中共的发展;中共提出在和平、民主、团结的基础上,实现国家统一,建设独立、自由、富强的国家。抗战胜利之初的国内外环境、民众对和平的渴望、美苏两强对中国政治的态度,有利于和平而不利于战争。两党关系并未骤然破裂,经过重庆谈判、停战谈判、政治总协商会议,国共两党关系一度有所缓和,国内和平局面也得以暂时维持。

——摘编自汪朝光《中国近代通史:中国命运的决战(1945-1949)》

材料二   淮海战役大兵团决战需要大量兵员,解放军兵源来自百姓。解放区民众经过土改获得了梦寐以求的土地。他们从心底明白共产党代表他们的利益。参加人民军队,打倒国民党蒋介石,就是保卫土地,保卫家园,保卫家人。所以,一经党宣传动员,特别是形势和阶级教育后,农民阶级觉悟普遍提高,他们提出参军参战人人有责的口号,义无反顾地参军入伍,保田卫家,投入决战。

——摘编自汪勇《党的群众路线与淮海战役人民支前的历史与经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抗战胜利后国共关系发展的趋势和国共双方的政治选择。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解放战争期间国共关系破裂的根本原因并分析国共关系破裂的消极影响。
6 . 《新青年》第一卷的一篇译文中有论述:“军国主义为资本制度不可逃之结果”,“各国人民将联合反对今之资本主义,与其法制之血制度,而终也于自由社会主义之基础上,产生一种新社会文化焉,是殆可望之事者。”这则文字说明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
A.以推翻资本主义制度为奋斗目标B.主张以武装斗争推翻现存的政府
C.预见了未来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D.鼓励各国无产阶级开展联合斗争
7 . 商鞅变法取得成效的最根本原因是
A.顺应了经济发展的趋势B.获得秦孝公的大力支持
C.反映了秦民的愿望D.代表了新兴地主的利益
2021-04-02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宇华实验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主张:中国必须认清世界大势,因时制宜,取法西方各国的纲常大典,立法定制。该主张
A.完全继承了《天朝田亩制度》的思想
B.开启了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先河
C.反映了农民阶级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
D.符合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
9 . 1990年,一份提交中央的报告说,理论上的凯恩斯主义和实践中的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把计划用作国家干预的一种手段,从那时候起,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据此可知,该报告的主旨是
A.主张摆脱传统经济模式的束缚B.阐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必要
C.肯定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模式D.剖析西方经济体制的实质
2018-12-11更新 | 7481次组卷 | 125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杞县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汉字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如图所示“车”字形体演进的基本趋势是

A.逐渐形象化
B.逐渐多样化
C.逐渐简约化
D.逐渐国际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