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9 道试题
1 . 《晋书·食货志》记载:魏文帝曹丕于黄初二年“罢五铢钱,使百姓谷帛为市”。以后很长一段时间以物易物成为魏晋时期主要的交换手段。其主要原因是(     
A.封建统治者限制商业活动B.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内迁
C.我国经济重心南移D.朝代更替频繁和社会动荡
7日内更新 | 95次组卷 | 27卷引用:广西钦州市灵山县新洲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汉书》记载:“武帝施主父之册,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据此判断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目的是(     
A.恩泽诸侯贵族B.增加国家税收C.实现民族交融D.削弱王国势力
2024-01-25更新 | 101次组卷 | 56卷引用:广西钟山县钟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据史料记载,神宗去世的元丰八年(1085年),国家财政总收入达到8249.63万贯,比真宗天禧五年(1021年)的6513.8万贯多出1700多万贯。这说明(     
A.宋代冗官问题被解决B.宋代“积贫积弱”的局面不复存在
C.王安石变法增加了财政收入D.北宋财政收入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2023-06-17更新 | 200次组卷 | 16卷引用:广西钦州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在西周的金文记载中已经有“戎”“夷”之称。春秋时期,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较四周戎狄蛮夷先进而自称为“华夏”。“华夏”各国间存在纷争,但无论各国关系多么敌对,它们并不称呼对方为“戎”“夷”。这一现象反映了先秦时期(     
A.实现国家统一成为社会的共识B.民族和文化认同观念已经出现
C.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冲突剧烈D.血缘成为维系政治认同的纽带
2024-04-27更新 | 228次组卷 | 109卷引用:广西桂林市第十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6 . 据《晋书·王敦传》记载:东晋谚称“王与(司)马,共天下”。这反映了(     
A.东晋统治者爱惜人才B.门阀士族势力强大,威胁皇权
C.地方分裂割据势力的强大D.两晋时期的政治民主化倾向
2023-11-24更新 | 100次组卷 | 64卷引用:广西贺州市平桂管理公会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大概从公元二百年到五百年之间,全球气候发生变化,与以往相比各处都变得更为寒冷,在中国北方地区寒冷气候出现得更早……由于气候改变的关系,草原上的民族慢慢地向南移动;核心地区的汉人,也许因为人口增加,也许因为南方土地肥沃,也慢慢向南移动。

——摘编自许倬云《大国霸业的兴废》

材料二   安史之乱至宋初,北方人口在连年战乱中急剧减少。而一些北人南下的集结区人口不但没有下降,反而有所增长。于是拥有大批劳动力的江南地区的广袤土地被开发,众多水利工程相继建成,经济的发展很快超过了北方。据《宋史·食货志》记载,宋初只从江淮漕运数十万石米至京,太平兴国初达四百万石,大中祥符时已达七百万石;南宋迁都临安,行政中心所用米也是由两浙路及江东路供给。

——摘编自林敏《唐宋时期经济中心南移的地理基础》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人口南迁的两种基本情形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两宋粮食来源于两淮及江南地区的原因,结合所学分析魏晋至宋初南方经济开发的影响。
2022-11-26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桂林市桂林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世纪,江南市镇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一个个人口稠密、商店林立、经济繁华的市镇涌现。其中,专业市镇占绝大多数,如松江府的朱泾、枫泾。据清人记载,“前明数百家布号,皆在松江枫泾、朱泾乐业,而染坊、踹坊、商贾悉从之”。市镇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商业中心、工业中心,手工作坊主及其雇佣的工匠是其人口的重要部分。

——摘编自卜宪群总撰稿《中国通史》

材料二   在强行进入的外国资本主义冲击下,上海等口岸城市的近代经济畸形发展,其与西部地区的比较优势日渐突出。有的口岸城市甚至超越集行政中心与经济中心于一体的传统城市。近代商办企业绝大多数集中于东部沿海,至1949年,东部沿海工业产值约占全国的70.2%。

——摘编自吴松弟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地理》等

材料三   1978年,中共中央决定实行对外开放,1980年在广东、福建设立经济特区。此后,对外开放逐步深化。90年代初,在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中央依然决定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做出了以上海开发为标志的一系列深化对外开放的决策。上海日益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带动长江三角洲等地区的新飞跃。

——摘编自郭大钧主编《中国当代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代江南经济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明代以来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变化及原因。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史料记载,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七年(1384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的八天内,内外诸司送到皇宫的奏章共1160件。这些奏章有讲一件事的,也有讲两三件事的,共计有3291件事。皇帝平均一天要处理411件事。

材料二 军机处办公的地方不称衙暑,仅称“值房”。军机大臣的值房称为“军机堂”,初仅板屋数间,后来才改建瓦屋……军机大臣既无品级也无俸禄。军机大臣之任命并无制度上的规定可供遵循,完全出于皇帝的自由意志。军机大臣的职务也没有制度上的规定,一切都是皇帝临时交办的,所以军机大臣只是承旨办事而已。“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回答,大量奏章送达皇宫,是因为朱元璋对中央、地方行政部门做了哪些改革?
(2)材料二中的军机处设置于哪一个朝代?根据材料二归纳军机大臣这一官职的主要特点。
(3)综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演变的趋势。
2022-07-22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贺州市钟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理科)
10 . 古书记载,“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该材料实质上反映了
A.各国纷纷变法图强B.社会性质发生变革
C.边疆诸侯争霸中原D.西周分封趋于瓦解
2022-06-30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贺州市钟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