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8 道试题
1 . 下表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届至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构成情况。这反映出
1954年1959年1964年1975年1978年1983年
中共党员55%57%55%75%74%68%
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45%43%45%10%12%20%
A.民主集中制成为主要原则B.政协与人大具有互补性
C.人大制度符合我国的国情D.民主政治发展过程曲折
2 . 下表是根据《元史》整理的元朝行省以下地方官员的设置(部分)的情况。由此可知元代
机关与官员执掌与任用
地方官路府达鲁花赤一员(正职)知府或府尹一员掌府事
达鲁花赤一员(正职)州尹一员掌州事
达鲁花赤一员(正职)知州一员掌州事
达鲁花赤一员(正职)尹一员掌县事

(注:达鲁花赤是蒙语,本义是镇守者、制裁者、掌印者,有如现代之中央特派员,负责监督各级的地方官,且规定只能由蒙古人和色目人担任,往往是各地的真正掌权者。)
A.机构庞杂导致冗官问题突出B.君主专制得到极大加强
C.地方管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D.彻底解决地方割据问题
2021-09-06更新 | 261次组卷 | 5卷引用:重庆市北碚区朝阳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下表是齐桓公葵丘会盟和晋文公践土会盟对比表。这种变化体现了
会盟时间参加国家周王是否参加
葵丘会盟前651年齐、鲁、宋、卫、郑、许、曹周王派代表参加
践土会盟前632年晋、齐、鲁、宋、蔡、郑、陈、莒、邾、秦等周王被“召”来

A.周王权威趋于下降B.齐国的实力弱于晋国
C.宗法分封逐步强化D.诸侯国之间更加团结
4 . 从春秋到战国,我国民族关系出现重要变化,主要表现在周边各族
A.大量迁居黄河流域B.生产方式迅速封建化
C.华夏认同不断发展D.采用汉族的典章制度
2021-08-31更新 | 1098次组卷 | 47卷引用:重庆市西南大学附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战国时,赵国铸造了大量的样式多样的青铜货币,其中布币是最主要的货币形式;还有为适应与燕齐交界地区的商业交往而铸的刀币,以及受秦国影响铸造时间较晚的圜钱。这反映了当时赵国
A.手工业技术很发达B.具有工商立国思想
C.一度取得霸主地位D.积极开展商贸活动
2021-08-23更新 | 1462次组卷 | 40卷引用:重庆市西南大学附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有学者指出:“文化上结束战国却是在汉代。”这是指
A.汉朝初年推行黄老政治B.汉武帝推行“独尊儒术”
C.汉朝建立中央集权政治D.汉代实现儒、道、佛合一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春秋时期有一位思想家,他将天地万物本原归结为抽象的“道”, 并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追求天人合一。该 思想家是(     
A.孔子B.老子C.墨子D.韩非
2021-08-02更新 | 669次组卷 | 32卷引用:重庆市西南大学附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下表是1911年中国各种政治势力的一些言论成要求,这些言论或要求的共同主旨是
革命派孙中山:地方豪杰互争短长,难以统一,唯作联邦共和之名之下,其夙善声望者使为一部之长,以尽其材,然后建中央政府以驾驭之二作联邦之枢纽
立宪派张謇:“然其共和政体之因,成绩之良,而觉悟涣散纷争之虑者,怵于外患而国体愈坚也
清政府议和条件:“各省改为中华联邦,组织共和政府;蒙古、青海、西藏亦在其内
A.实现地方高度自治B.推动政权的和平交接
C.完善民主共和政体D.维护国家完整与统一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有人认为,辛亥革命“只不过赶跑了一个皇帝”,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但是,也有人认为,“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计的”。有学者指出,中国的近代史就好像接力跑一样,后来的人以前面跑到的地方作为起点,接棒,然后肯定又远远地跑到前一个人的前面去。辛亥革命过后只有7年,中国便发生了五四运动,又过两年多便产生了中国共产党,这不是偶然的。应该把辛亥革命从整体上看作近代中国社会大变动中承上启下的一个重要阶段来考察。

——据金冲及《从辛亥革命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述材料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明确、合理,说明须史论结合)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