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如图为抗战时期内迁高校分布省份图。当时,高校内迁
A.为抗战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B.改变了西部地区的落后面貌
C.延续和保存了教育文化事业
D.巩固和扩大了敌后抗日根据地
2021-07-19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西南大学附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新中国成立以来,涌现出无数感天动地、可歌可泣的英雄模范,他们永远值得党和人民铭记。

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末道德模范的历时性演进

时期代表人物
19491966选树了邱少云、黄继光、杨根思等保家卫国的英雄,王进喜、孟泰、耿长锁、雷锋、焦裕禄、王崇伦等投身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事业的典型。
197820世纪末道德模范呈“井喷式”增长,除了普通劳动模范,80年代初以来,推出了蒋筑英、周尧和、罗健夫为代表的知识分子模范;步鑫生、关广梅、鲁冠球等一批改革者、企业家的先锋;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不同层面树立了大量公众榜样,如张海迪、孔繁森、李向群、中国女排等。

——据柳礼泉,庄勤早《新中国道德模范的历时性演进图景及其当代启示》等


从材料中任选一个道德模范,为其写一个简要介绍。(要求:表述成文,介绍应包含其所处时代背景、主要的模范事迹及其所体现的时代精神。)
3 . 下表为陕甘宁边区政府主要财政收入表(部分)。这
年份农业税(万吨)工商业税(元)公营企业(万元)
1941年20.1432819/
1942年16.53329979422
1943年18.424084533/
1944年1611594279418385.4
1945年12.433714697923121.1

A.深受近代民族工业内迁的影响
B.推动了民族战争的胜利进程
C.打破了国民政府的军事“围剿”
D.得益于土地改革运动的进行
2021-07-19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西南大学附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图是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18位农民按下红手印的“生死状”,现珍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其上面的文字为“我们分田到户,家家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全年上交的公粮,不在(注:应为‘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注:应为‘坐’)牢刹(注:应为‘杀’)头也甘心,大家社员们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18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生死状”出现的历史背景。
(2)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中国农村经济体制调整有哪些史料价值。
2021-07-19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西南大学附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缩小农副产品的统购范围,降低征购指标,开放城乡农副产品集贸市场。这一政策有助于
A.加快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进程B.为工业化积累资金
C.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D.活跃城乡商品市场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唐以后的总的趋势是向平民社会发展,文化的基本精神是突出世俗性、合理性、平民性。对整个宋明理学的评价应当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来进行,它是配合、适应了社会变迁而产生的整个文化转向的一部分。当然,思想的发展也有历史的渊源。理学讨论的主要问题,格物致知出自《大学》,心性见于《孟子》,天理人欲出于《礼记》,这些经典的问题经过理学家们的不同诠释赋予了新的意义。

——摘编自陈来《宋明理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理学出现的原因,分析理学与传统儒学相比的进步性。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演变的认识。
7 . 1953年,重庆全民所有制新建、改建、扩建项目达103个,其中由中央各部投资72个,由地方工业投资31个。“一五”期间,仅国家在重庆安排的基建项目投资,累计就达8.269亿元,其中工业项目投资5.46亿元,占总投资额的66%以上;重工业投资4.91亿元,占工业总投资额的89.9%。这表明当时重庆
A.经济建设符合国家战略B.自力更生优化产业结构
C.带动了西部地区工业化D.推动了工业布局合理化
2021-07-19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西南大学附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清代书院中,历史教材主要为传统纪传体史书。1901年,清政府采用日本人编订的新式教科书,遭到诸多学者强烈反对。两年后,借鉴日本教科书历史分期、章节体例和叙事方式的学者自编教科书成为主流。学者自编教科书旨在
A.反对日本学术垄断B.配合反清斗争需要
C.创新史学研究方法D.塑造新的国民精神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陈夔龙在《梦蕉亭杂记》中写道:“戊戌变政,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颇有民不聊生之戚。”这反映出
A.一些变法措施客观上阻碍变法推进
B.裁减冗员是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
C.变法的阻力主要来自清廷冗滥官员
D.变法触动了广大市民阶层的利益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全面抗战爆发后,中苏联合开辟了西北国际通道。该通道从苏联萨雷奥泽克到中国境内的霍尔果斯口岸,全长2925公里。据统计,1937年到1941年,中国向苏联购买飞机997架,坦克82辆,火炮1000余门,机枪5万余挺,汽车1000余辆。这些物资90%以上是通过西北国际通道运抵中国。1937—1944年,中国运交苏联的产品有钨砂、纯锑等矿产。西北国际通道是中国境内延伸距离最长、运行时间最长、也是最安全的国际交通线。

——摘编自尚季芳《论西北抗战大后方的地位》

材料二   1949—1966年《人民日报》十月革命纪念活动统计(节选)

1949年报道中苏两国工人开展生产竞赛的情况;发表文章,彰显十月革命的作用和影响
1952年社论《感谢苏联,学习苏联——庆祝十月革命三十五周年和“中苏友好月”》
1953年社论《十月革命的光辉照耀着我们前进的道路》,“中国人民满怀信心地为实现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而斗争”
1954年“有必要发展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友好关系,以加强世界和平”
1960年在相关报道中反复强调“珍视中苏两国团结”
1966年十月革命纪念活动的规格和规模降至低谷。《人民日报》仅发表了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的一份贺电,礼貌性地表达庆贺,同时批判修正主义,提醒苏联“继承和发扬伟大十月革命的光荣革命传统”“捍卫十月革命的胜利果实”

——摘编自庞敏《从〈人民日报〉看1949—1966年十月革命纪念活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西北国际通道”运行的背景。
(2)采用一个新的时间尺度,对材料二反映的中苏关系演变进行阶段划分并任选一个阶段说明划分的依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