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李鸿章《至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函》:“日本君臣发奋为雄,选宗室及大臣子弟之聪秀者,往两国(英、法)制器厂师习各艺,又购制器之器,在本国制习,去年英人虚声恫吓,以兵临之,然英人所视为攻战之利者,彼已分擅其长,而英人因无如之何也。”这表明李鸿章(     
A.已找到强国御侮之道B.主张效法日本全盘西化
C.决意严守祖制不动摇D.未找到中国落后的根源
2 . 古代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以宗法血缘关系为基础,通过层层分封,权力分散在各级贵族中,并世袭享有特权。战国时代魏国和楚国通过变法削弱世袭特权,秦国通过军功爵制取消世卿世禄制度,强调军功而淡化世袭身份。魏、楚、秦等国的做法(     
A.标志着世卿世禄制彻底消亡B.推动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型
C.促进了小农经济形成和发展D.是分封制存在的重要理论基础
3 . 历史上每一个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往往也是文化繁荣兴盛的机遇期。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汉之时,中华文化大致完成了内敛式的演进,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人生观、价值观、哲学思想,以其鲜明的自身特色投入世界文明舞台,做好了迎接其他文明体系挑战的结构性准备,从而构成了世界文明发展史上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

——《中华文明的特点及延续至今的原因小论》

材料二   武人出身的宋太祖对文化的重视超过其他所有的开国皇帝。宋代学校教育异常发达,京师设有国子学、太学等,另有专业性很强的武学、律学、算学、画学、书学、医学。除了官办学校之外,私人讲学授徒亦蔚然成风,其中以书院的兴盛最为引人注目。当时学术空气相当自由,学术环境也是非常宽松的。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偶然的,但它确实又寓于两宋社会尊重科技、重视科技氛围的必然之中。在漫长的中国封建时代,宋代是经济发展迅猛的时期,在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引人注目的成就。

——据《重新认识宋代历史》《宋朝历史》整理

材料三   宋代以前的中国人,可以说是伟大的民族。他们创造着,体验着,发现着,说自己想说,想自己所想,生机勃勃,生趣盎然。宋代以后的中国人,却只是前人的影子。他们不但失去了创造力,而且也失去了感受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文明“做好了迎接其他文明体系挑战的结构性准备”表现在哪些方面?
(2)根据材料二,归纳宋代精神文明高度发达的主要原因。
(3)你是否赞成材料三中对宋代以后的中国人的评价?请以明清时期的思想、文学、艺术、科技等成就为例,论证你的观点。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列选项中能体现“中体西用”思想的是(     
A.所谓造成新文化,融合东西两大文明之奇功,或可企致
B.吾人倘以新输入之欧化为是,则不得不以旧有之孔教为非
C.形而上者中国也,以道胜;形而下者西人也,以器胜
D.吾人承孟荀传统之后,更兼收并蓄西方两派学说,不必借甲以排乙,或借乙以排甲
2024-01-11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黔江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57年,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把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区分为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提出要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毛泽东作出这一论断主要是为了(     
A.加快实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B.营造经济建设的国际国内环境
C.调动各阶层建设社会主义积极性D.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民主制度
2024-01-11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黔江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11月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某思想家曾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又说:“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这主要反映了先秦时期(     
A.孔子“仁”和“礼”的学说B.庄子“齐物”的自由精神
C.老子 “小国寡民”的思想D.墨子“节用”、“兼爱”的主张
2024-01-11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黔江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11月考试历史试题
7 . 秦代设郡,郡的最高长官是郡守;置县,县视其大小置“令”或“长”。秦朝的郡守、县令(     
A.分工明确且互相牵制B.由皇帝直接任免C.经地方推荐产生D.在郡县可以世袭
8 . 有学者研究表明,汉武帝开始实行对某些重要行业必须由国家垄断的禁榷制,官府自设工场、作坊的官工制及地方官将本地土特产品无偿向皇室纳贡的土贡制。上述制度的推行(     
A.强化了工商食官的局面B.推动了汉初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C.与当时的国家战略相配合D.有利于手工业的普遍发展
2024-01-11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黔江中学校2022届高三11月考试历史试题
9 . 下表为奉节某校高三学生整理的“晚清时期翻译西学书籍简表”,从表中可以看出,这一时期学习西学的趋势是(     
类别
1860一1899年1902年一1904年
数量比重数量比重
哲学、社会科学123种22%327种61%
自然科学162种29%112种21%
应用科学225种41%56种11%
A.从侧重科技到侧重人文B.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追求
C.从持续高涨到趋于停滞D.从全盘西化到中西结合
2024-01-11更新 | 31次组卷 | 35卷引用:重庆市黔江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11月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自唐太宗以后,进士科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日益崇重,所以世人趋之若鹜。进士科竞争相当激烈,一旦及第,就是一件十分荣耀风光的大喜事,有如鲤鱼跃龙门,故云“一登龙门,则身份十倍”。从中宗神龙(705年—707年)以后,形成了曲江宴会、杏园探花、雁塔题名的风尚。当新科进士泛舟于曲江之上宴饮之时,请宫中教坊派乐队演奏助兴,长安城士女百姓争相观看,万人空巷,有时皇帝也登临曲江南岸的楼台观看,成为唐代京城的一大景观。唐高宗时进士加试诗赋以后,许多应考举子皆诵当代的诗赋,很少去读《六经》《三史》之类的典籍,加上允许考生投牒自举,形成了“露才扬己"的觅举风尚。

——节选自刘海峰《科举学导论》


这段材料表明唐代出现了什么现象?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并对该现象进行评价。
2024-01-10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黔江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10月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