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2021年7月,“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祈风是宋代市舶司主持的一种典礼。南宋泉州知府真德秀曾作《祈风文》,“惟泉为州,所恃以足公私之用者,蕃舶也。舶之至时与不时者,风也;而能使风之从律而不愆(过失)者,神也。是以国有典祀,俾守土之臣一岁而再祷焉”。泉州九日山保留的十段宋代祈风摩崖石刻是全国唯一的祈风石刻群。

——摘编整理自《泉州祈风石刻考释》

材料二   元代泉州被非洲大旅行家白图泰称之为“世界大港之一”。马可·波罗就是从泉州返回意大利的。在海外贸易的带动下,泉州周围的柑橘、甘蔗和棉花等经济作物的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并大量出口。据考古发现,泉州一地属于元代的瓷器窑址,就多达几十处。随着海外贸易的蓬勃发展,大批来自不同国家或民族的商人来到泉州长期定居,被当地居民称为“南海蕃客”。阿拉伯商人和威尼斯、热那亚商人建立“商站”,在官方的监护下聚族而居,并享有一定程度上的自治。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几乎所有世界性的宗教都传到泉州,使泉州发展成不同宗教和谐共存的一个“圣地”。

——摘编自周中坚《梯航万国,誉播遐方——元代泉州港的极盛》


(1)概括指出材料一文物、文献有哪些史料价值?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元时期泉州成为“世界大港”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泉州海外贸易发展的历史意义。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在云南设置郡县并委派官吏入滇治理,从四川宜宾至云南曲靖附近,开“五尺道”。在宜宾到曲靖之间的几百公里的五尺道遗迹上,考古专家们发现了100余处遗存,有石质的关隘、古桥、古镇等。

——摘编自中国文物报《“五尺道—石门道一盐道考古探险考察”活动纪实》

材料二: 来自遥远市集的异国奇货给丝绸之路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但其真正的意义是成为交流的纽带。中国的造纸、制铁、水车、耕牛用的牛轭和后来的指南针、火药等技术,则缓慢地传播到了西方,其过程有时长达几个世纪。植物和农作物的种子和胚芽在东西方之间相互传播。宗教也经由丝绸之路传往东方:佛教在东汉晚期传入中国,伊斯兰教的传入则晚了几个世纪。

——摘编自【美】阿尔伯特.克雷格《哈佛极简中国史》

材料三: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各国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我国公民和企业走向海外的数量屡创新高。“一带一路”不是中国利益独享的地带,而是各国利益共享的地带。建设“一带一路”,充分彰显了中国敢于担当的精神风貌和互利共赢的合作态度,有助于我国同沿线国家一道,推动政治、经贸、人文、安全各领域合作再上新台阶,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和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责任共同体,真正使中国梦与世界梦交相辉映。

——人民日报2014年12月24日《“一带一路”:中国梦与世界梦的交汇桥梁》



“一带一路”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秦开辟“五尺道”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归纳丝绸之路在哪些方面成为“中西交流纽带”。
(3)根据材料三及图,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政府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历史依据及时代意义。
2022-12-08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渝东六校共同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1921年,西方学者认为仰韶遗址(河南省渑池县)出土的彩陶由西方传入,进而宣扬“中华文化西来说”;20世纪40年代,通过对甘肃齐家墓葬出土的彩陶研究,证明仰韶文化要早于齐家文化。中国考古学者的这一发现
A.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B.反映了中华文明的生生不息
C.表明考古文物价值重于历史文献D.解释了中华文明的起源问题
2022-03-13更新 | 23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调研(五)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含嘉仓也称含嘉仓城(如图所示),是隋唐王朝在洛阳修建的大型储粮仓库。考古发掘显示,含嘉仓城有粮窖287座,不少出土粮窖铭砖上记载的粮食来源地有江南的徐州、苏州、润州(镇江)等,以及华北一带的邢州、德州、魏州(河北大名)等地。这反映出隋唐时期(     
A.南方经济地位超过北方B.农民赋役负担极其沉重
C.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D.国家具有强大的资源调配能力
5 . 1976年考古工作者发掘了安阳殷墟商王武丁妻妇好墓,出土大量精美随葬品,有青玉簋、玉琮、玉璧、玉圭等礼器。据科学鉴定300余件玉器大部分采用新疆的和田玉。这可以佐证(     
A.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一体B.商是青铜文明的鼎盛时期
C.商朝势力范围已达到西域D.中原与西域交往历史悠久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磁山文化遗址位于河北省南部武安市磁山东,出土了陶器、骨器、植物标本等6000余种。其中胡桃的出土打破了胡桃由汉代张骞引自西域的说法;粟的发现把黄河流域种植粟的记录提前到距今近8000年;家鸡骨的发现修正了家鸡最早出现于印度的定论。由此可知
A.考古是探寻历史真实的唯一途径
B.考古发现可以修正人们的历史认识
C.考古发现能够完全还原历史真相
D.通过考古发现印证的才是历史真实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2020年5月,河南巩义“河洛古国”重大考古成果发布。在这处距今5300年前后的仰韶文化中晚期巨型聚落遗址中,出土器物如折腹鼎、背壶具备山东大汶口文化特征,陶器组合中出现的大量双腹器属于长江流域屈家岭文化因素等。这体现了
A.早期国家正式形成B.贫富分化开始出现
C.中华文明领先世界D.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8 . 下面是我国青铜器出土地点分布示意图,考古发现这些遗迹具有中华文化的共同属性。这说明
A.中华文明多元一体B.青铜时代是人类文明的第一次高峰
C.中华文化的地域性D.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最早的发祥地
9 . 据考古发现在相当于夏代的二里头文化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酒器,如陶尊、铜爵等,且成套用于随葬,这一现象从侧面反映了
A.礼乐制度已经建立B.农业生产有所发展
C.阶级分化国家产生D.私营手工业的发达
10 . 根据朝鲜考古发现,在庆州雁鸭池出土了刻有“调露二年”字样的砖铭,在月城附近的望星里瓦窑遗址发现了“仪凤四年皆土”的铭文板瓦,等等。这些都是频繁更替的唐高宗年号。这反映出
A.唐朝时期的版图囊括了朝鲜半岛B.新罗仿照唐朝建立了中央集权
C.新罗与唐朝存在密切的文化交流D.新罗统治者与唐朝皇帝共用年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