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明代中期以前,内阁大学士和以翰林学士身份入职内阁者,人们称之为阁臣或阁老。中期以后,内阁大学士多加六部尚书、侍郎等衔,凡大学士兼六部尚书者,则被尊称为“阁部”。这说明(     
A.内阁已转变为行政机构B.六部成为内阁的下属部门
C.内阁大学士趋向年轻化D.阁部人员的职权得到扩大
2 . 下面是根据汉武帝时期经济政策所绘制的《均输平准图》。这一政策的实行(     
A.致使地方官员特权消失B.体现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C.冲击了重农抑商的政策D.阻碍了商品的全国性流通
2022-08-21更新 | 614次组卷 | 17卷引用:重庆市璧山来凤中学2023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东汉后期,同一年被察举为官的人会形成“同岁”的私人关系。这种关系超越地域、血缘,形成官场内部独特的亲密关系,官员相互选拔“同岁”的亲属为官,聚成群体。这反映了,当时(     
A.选官制度不断发展成熟B.血缘对政治的影响下降
C.世家大族的影响力扩大D.中央权力不断受到削弱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在河南郑州和偃师的商朝都城遗址,都发现了大规模的城墙,城内发现了宫殿建筑基址、军事防卫设施和祭祀场所,而生产活动的痕迹则非常少见。这说明商朝时
A.原始的农耕活动尚未形成B.都城屡迁主要是在逃避战争
C.不同都城间存在分工合作D.城市主要功能是军事和政治
2022-05-16更新 | 624次组卷 | 12卷引用:重庆市璧山来凤中学2023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下图为仰韶文化大地湾遗址出土的人形葫芦瓶。《诗经·大雅·绵》中“绵绵瓜瓞,民之出生”中的“瓜瓞”即为葫芦。彝族古歌《梅葛》记载:葫芦中诞生了汉、彝、苗、藏等九族,类似传说在土家族、侗族等皆有流传。这体现了(       

A.先民文化基因的相似B.跨地域农产品的交流
C.早期国家意识的产生D.多元一体格局的确立
2022-02-21更新 | 721次组卷 | 27卷引用:重庆市璧山来凤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据史书记载,春秋时期,随着土地私有制的发展,新兴贵族地主崛起。以卿大夫为代表的“私家”与“公室”的争斗愈演愈烈,其结果各诸侯国的“公室”程度不等地衰落下去,卿大夫逐渐掌握政权。这反映了
A.西周的分封制彻底崩溃B.政治体制与社会经济发生矛盾
C.诸侯争霸导致社会动荡D.礼崩乐坏局面推动社会的变革
2022-02-20更新 | 715次组卷 | 15卷引用:重庆市璧山来凤中学2023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唐代诗人元稹在《估客乐》中云“父兄相教示,求利莫求名”,父兄劝诫子弟,既然经商了就不要考虑功名。到宋代,商人不仅逐利也注重求名,“父商子仕”现象普遍。这一变化反映了
A.经济发展冲击了价值观念B.中国古代经济转型的出现
C.选官制度促进了阶层流动D.主流文化受到了极大挑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徐霞客游记》中的《粤西游记三》记载:“既而又南一里,过按察司……转而西向后宰门内。靖藩方结坛礼《梁皇忏),置栏演(木兰传奇》,市酒传餐者,夹道云集,静闻果在焉。”这一记载有助于了解明代
A.昆曲艺术的产生发展B.市井生活的丰富多彩
C.地方监察体系的完善D.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9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实行农产品统购统销的流通体制。1981年底召开的全国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在农副产品的购销中实行合同制,通过合同将国家计划和农民生产协调起来。1983年开始,中央陆续制定调整农副产品购销的政策,逐步减少农副产品统购派购的品种和数量,并采取多渠道经营。1984年,农业丰收导致全国性的“卖粮难”,改革流通体制,势在必行。1985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规定,“从今年起,除个别品种外,国家不再向农民下达农产品统购派购任务,按照不同情况,分别实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一系列针对统购派购制度的改革文件,规定:粮食、棉花、油料、烤烟、蚕茧、糖料等大宗农副产品继续由国家定价,实行合同定购,农民完成合同定购任务后,可以自由购销。

——摘编自武力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等

(1)简析20世纪80年代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的原因,并概括其内容。
(2)简要评价20世纪80年代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
2021-06-09更新 | 4212次组卷 | 37卷引用:重庆市璧山来凤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北魏孝文帝时期所颁行的《考课法》,规定中央到地方各级官员必须接受三年一度的考核根据结果决定官员们的升迁罢免,力图“愚滞无妨于贤者,才能不塞(堵塞)于下位”。这说明《考课法》旨在
A.缓和中央与地方矛盾B.提升国家治理效能
C.限制世家子弟的入仕D.激发官员重学热情
2021-05-09更新 | 112次组卷 | 5卷引用:重庆市璧山来凤中学2023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