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表中的史料反映了秦代(     
记载出处
有事请也,必以书,毋口请,毋羁请(让人代为请示)《睡虎地秦墓竹简·内史杂》
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毕,勿敢留。留者以律论之《睡虎地秦墓竹简·行书》
A.行政管理制度严密B.法律实行轻罪重罚
C.地方官员权力较小D.政府行政效率低下
2024-02-22更新 | 176次组卷 | 33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三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诗经·北山》中有这样的记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大田》中有这样的记载:“有渰(yǎn:云兴起的样子)萋萋,兴雨祈祈,雨我公田,遂及我私。”据此可知,出现上述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诸侯王的鼓励和重视B.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与发展
C.铁犁牛耕出现促进生产力发展D.周王室衰微井田制瓦解
3 . 据历史记载,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君主都不得不采取授田制,将土地按照一定标准直接分给个体农户耕种,不再需要“千耦其耘”式的劳作。这一举措(     
A.根本上抑制了土地兼并B.导致宗法分封开始瓦解
C.受生产技术发展的影响D.体现了强制耕战的思想
4 . 下表为明初倭寇侵扰的相关情况记载(部分)。据此可知,明初倭患(     
时间概况
洪武初年“倭奴数掠海上,寇山东、直隶、浙东、福建沿海郡邑。
洪武二年正月“倭寇山东滨海郡县,掠民男女而去。”
洪武二年四月“倭寇苏州、崇明等地。”
洪武三年六月“倭入寇山东,转掠温州、台州、明州等地,又寇福建沿海郡县。”
A.侵占了中国东南沿海的大片领土B.主要集中在福建沿海地区
C.威胁明朝的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D.成为明朝最大的统治危机
5 . 不同时期的文献对江南地区的描述出入较大,究其原因是(       

时间

文献

有关南方社会状况的描述

西汉《史记·货殖列传》“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不待贾而足”
南朝《宋书》“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A.两位作者所处阶级立场不同B.文献资料的记载都无法考证
C.成书时间江南实际情况不同D.文献史料不如考古实物真实
6 . 《商君书》记载:“民不逃粟,野无荒草,则国富,国富者强”、“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这体现了商鞅主张(       
A.奖励耕织B.严刑峻法C.中央集权D.奖励军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辽史·百官制》记载:“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材料中所描述的制度是(  )
A.“四等人制”B.南北面官制
C.金瓶掣签制D.“猛安谋克”制
2023-11-28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龙涤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元史·地理志》记载:“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这反映了元朝边疆管理呈现的趋向是(  )
A.与内地一体化B.尊重各民族的习俗
C.扩大统治疆域D.注重继承前朝经验
2023·浙江·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魏拯民是东北抗日联军领导人。以往学术界,根据共产国际七大报到登记表、魏拯民给共产国际代表团的信、日伪当局对其赴苏参会的记载等,认定其参加了共产国际七大。但新出现的史料《莫斯科档案(李大钊同志略传)的背后》说他没能参加共产国际七大。由此可推知(       
A.档案史料受到官方影响,主观性较强B.史料的多元性模糊了历史的细节
C.史学研究应首先进行史料真伪的考辨D.史料挖掘能够推动历史研究发展
2023-11-20更新 | 135次组卷 | 6卷引用:黑龙江省肇州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据史料记载,东汉的庄园“膏(肥沃)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竹木成林,六畜放牧,鱼赢梨果,植棘桑麻,闭门成市,兵弩器械,赀至百万。”由此可推知,东汉这类庄园的大量出现( )
A.实质上是汉代王国问题的延续B.侵蚀了王朝统治的经济基础
C.强化了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D.有利于社会经济结构的优化
2023-11-12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龙东五地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