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4 道试题
1 . 如果把“实物地租向货币地租转化”“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经世致用思想提出”“书画艺术的平民化、世俗化倾向”整合为一个学习单元,最符合这一单元的主题是(     
A.封建王朝日趋繁荣强盛B.封建王朝逐渐走向衰落
C.封建王朝近代化的先声D.封建王朝的衰落与转型
2 . 明太祖朱元璋在与群臣分享治国体会时,曾因政务过多发出了“百僚未起朕已起,百僚已睡朕未睡。日高三丈犹拥被,不如江南富足翁”这是因为(     
A.丞相制度的废除B.实施八股取士
C.内阁的设立D.特务机构的设置
2024-02-01更新 | 74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职业教育中心2022-2023学年高一(升学班)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考古发现证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辽河流域、北方草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天山南北,是孕育中华文明的摇篮。下列考古发现属于辽河流域的是(     
A.河姆渡文化猪纹黑陶钵B.仰韶文化人面鱼纹彩陶盆
C.红山文化碧玉龙D.大汶口文化白陶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史书记载,西周建立后“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这反映出西周的政治制度是(     )
A.禅让制B.郡县制C.世袭制D.分封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5 .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整日价在关内流浪。”“那个悲惨的时候”是指(     
A.九一八事变B.一•二八事变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变
2024-01-04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职业教育中心2022-2023学年高一(升学班)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6 . 如图的宣传单中印有“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学校罢课,商界罢市”(     
A.义和团运动B.武昌起义C.五四运动D.护法运动
2024-01-04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职业教育中心2022-2023学年高一(升学班)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7 . 契丹大字、契丹小字、女真文字、西夏文的共同特点是都借鉴了(     
A.畏兀儿文字B.藏文字母C.汉字D.蒙古文
2024-01-04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职业教育中心2022-2023学年高一(升学班)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8 . 秦朝建立后,以嬴政一人之力远不能包揽全国所有政务,为提高行政效率(     
A.设立三公九卿B.确立皇帝制度
C.建立户籍制度D.推广郡县制度
2024-01-04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职业教育中心2022-2023学年高一(升学班)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寿终正寝、新的民国建立7年之后,爆发波及全国、影响弥久的五四运动,并非偶然。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后,在晚清以来中西文化大碰撞中,许多爱国者一直比较羡慕英、法、美等西方国家的富强,把它们视为中国仿效的榜样……正在中国对现实不满意,对未来又迷茫,在中国的北方,传来十月革命的炮声

——改编自胡献忠《“五四”的百年沧桑与青年的历史担当》

材料二   自国门洞开以来,纵使外国资本主义入侵造成了中国战乱频仍的不堪局面,先进知识分子为了寻找出路,不断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都表现出中国先进分子对资本主义的渴望……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中国工人阶级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力和中国革命的前途……在五四运动爆发两年后,在无数仁人志士的努力下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

——安美惠《五四运动:近代中国上升的历史拐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并用一句话概括五四运动在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地位。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五四运动前后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救国救民”认识上的变化,结合所学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奠定的两个重要基础并加以说明。
2024-01-03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职业教育中心2022-2023学年高一(升学班)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我们考查19世纪末叶以来湖北出现的新的经济土壤、新的社会阶级和社会思潮,追溯湖北革命党人在长达十年期间,遵循孙中山民族民主革命纲领,便会发现:武昌首义决非一只从云端摔下来的幸运之果。

——据冯天瑜《辛亥武昌首义是现代文明所赐》

材料二   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总统成,皇帝灭,旧内阁灭;新官制成;新教育兴,旧教育灭,弓矢灭;新礼服兴;剪发兴,辫子灭……天足兴,阴历灭;鞠躬礼兴

——据1912年3月5日《时报》刊载的文章《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什么说“武昌首义决非一只从云端掉下来的幸运之果”。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
2024-01-03更新 | 88次组卷 | 17卷引用: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职业教育中心2022-2023学年高一(升学班)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