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从国际环境来讲,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中国在两次鸦片战争中的失败,迫使统治阶级内部一部分人要求“自强”。从国内环境来说,农民起义的冲击,迫使清朝最高统治者允许洋务派兴办近代军事工业。于是洋务运动就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兴起。

——摘编自《论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深刻影响》

材料二洋务派“借法”30多年,共兴办了60个使用机器的近代企业,总计投入经费约5300万两。其中军事工业21个,创办及历年增添设备经费约1500万两,其他近代企业39个,投资3700万两。以30年计算,平均每年2个,投资170余万两。如果再加上在洋务派影响和特别批准下,以官督商办名义兴办的民族资本主义近代企业,也不过共有120余个,合计投资约5800万两,平均每年4个,投资不及200万两,这样的数字不仅根本无法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比较。即使起步差不多同时的日本,截止1892年的25年中,最后共建成了5600多个公司,总计资本2.89亿余日元,平均每年设立225个公司,资本1100余万日元,约合中国银两700多万两。

——摘编自樊百川《清季的洋务新政》


(1)根据材料一,分析洋务运动兴起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2023-12-22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东方市东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宋元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重要时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朱熹《朱子语类》卷 128

材料二   “行省即行中书省的简称。…在全国范围内设置十个行省,成为地方的最高统治机关,行省于地方事务,无所不统。与宋地方长官行政、军事、财政三权分掌的体制相比,元的行省拥有的权力要大得多,凡钱根、兵甲、屯种、曹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行省制的设置,是由当时境土辽阔,交通不便,以及蒙古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内地原来深刻的矛盾没有缓和,而民族矛盾又很尖锐的形势需要所决定的。

——摘编自周良霄,顾菊英著《元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明宋朝“尽夺藩镇之权”的具体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明元朝采取的巩固统治的措施及原因。
3 . 史籍与史料
中国古代保留了大量史籍文献,丰富的史料为后世研究提供保障。
A.《史记》       B.《资治通鉴》       C.《元史》       D.《清史稿》
(1)请将以上史籍按照体例分类(填写字母)
编年体:_______。纪传体:________
(2)请将以上史籍与其记载的史实相对应。(填写字母)

史实

史籍

册封班禅

陈涉世家

藩镇割据

行省制度

材料一   司马迁之父司马谈在《命子迁》中曾语重心长地执迁手而泣曰:“幽厉之后,王道缺,礼乐衰,孔子修旧起废,论诗书,作春秋,则学者至今则之。自获麟以来四百有余岁,而诸侯相兼,史记放绝。今汉兴,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余为太史而弗论载,废天下之史文,余甚惧焉,汝其念哉!”迁俯首流涕曰:“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史记》撤除了春秋战国以来“百国春秋”的藩篱,打通了历史脉络,创建了纪传体的史学范式。

——摘编自徐杰舜《从<春秋〉到<史记〉:中华民族历史链的视野》

材料二   就“正史”而论,有八部出在唐代,如《晋书》、《梁书》、《陈书》,占二十四史的三分之一;若再加上五代及宋人编纂的《旧唐书》《旧五代史》《新唐书》《新五代史》,则唐宋时期所修正史占二十四史的一半。……隋唐至宋编纂了各种大型类书和地志,包括《北堂书钞》《元和郡县志》以及南宋郑樵的《通志》等,将诸多传世文献和史料分类编排,给创作诗文和应对科考带来便利……唐代创立了一套体制性规定,从起居注、时政记、日历,到实录、国史等不同阶段当代史料整理和史书的编撰,都有规范的程序。史馆出现后并不禁止私家修史,《通典》《史通》等史学巨著,也都是私人著作。经世致用的中国史学发展到唐宋时代,尤其强调“会通”。所谓“会通”,需要史学知识的积累,也需要从历史走向当代、走向未来的宏大视野。《资治通鉴》是唐宋史学经世致用的典范之作。

——摘编自张国刚《唐宋经世史学之新高度》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史记》的写作背景并概述唐宋史学发展的特点。
2023-11-14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儋州市洋浦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世纪中叶到18世纪末,中国出现大量农业家庭将自有之相当比例的农产品售出,并依靠市场交易取得日常消费品。跨区域的大额贸易也开始包括了主食作物,与其他单位价格较低的项目,如棉花、谷物、豆类、植物油、林业产品、动物产品与肥料。曾经是帝国稻米主要生产区域的长江下游三角洲,现在忽然因为栽种棉花导致粮食作物短缺,因而开启了其他区域出口导向之商业化稻作的大门。大量来自新世界墨西哥,经由菲律宾藉朝贡贸易输入中国的白银,使晚明时期帝国逐渐转变为银本位制,且“一条鞭法”等税赋改革所形成的财务政策在康熙朝达到高峰,其主要特征是以白银来估算并征收田赋。

——摘编自卜正民、罗威廉《哈佛中国史·大清》

材料二   史料1

史料   2


(1)根据材料一、二及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明清时期商业贸易的发展。
(2)根据材料二两则史料,自拟一个研究课题,并说明两则史料对该课题的研究价值。
2023-11-12更新 | 288次组卷 | 3卷引用:海南省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5 .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材料一   1953年起,中央人民政府开始执行“一五计划”,贯彻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同时并举的方针。……1956115日,距农历春节差不多还有一个月,天安门广场却显得比春节还要热闹。首都数十万人在这里举行集会,庆祝北京率先进入社会主义。随即,全国各大中城市也相继举行同样的集会,宣告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这意味着,在中国大陆,大规模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序幕即将拉开。……经过全党和全国人民的艰苦奋斗,到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各项经济指标都大幅度地超额完成,一大批中国过去没有的基础工业部门,开始一个个建立起来,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有所提高。

——摘编自罗平汉《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等

材料二   下表是根据《中外历史纲要》教材整理的“中国改革开放历史进程”(部分)。

时间进程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1980年中央决定设立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
1982年中共十二大召开,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重大命题。
1987年中共十三大召开,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992年中共十四大召开,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更深层次地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
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跃升至世界第二位,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一五计划”期间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的伟大成就。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中国社会性质的历史性转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改革开放开始的标志和1980年设立的四大经济特区的名称,概括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据《琼州府志·地理志》记载:“海南史志河渠、水利,其来久矣。琼自唐以前,水利无可考"。由于海南自古无战场。靖康之变,中原纷扰几三十年,此郡独不见兵革。宋元时期大陆移民一再大量迁入海南,宋代海南的大陆移民从唐代的七万增加到十万,促使海南水利建设从宋元时代开始迈出较大的一步。

——摘编自王冬梅《试论宋元时期海南水利建设与农业开发》

材料二   下表是史书中关于宋元时期海南水利兴修的相关记载。

工程名称修建者记载
琼山度灵塘 琼州知州李易(宋)《宋史·河渠志》中提到“州南五里有度灵塘,开修渠堰,溉水田三百余顷,居民赖之”
洪口溪万安知军贺贾(元)《道光广东通志》中记载:“元大德二年(1298年),知万安军达鲁花赤贺贾导踢容河,知军捐俸助,万宁县民吴显昌凿洪口,导 河水至小海,设陂十三所开沟十八条,灌田七千余亩”
义丰堤闸学正张宜举(元)《万历广东通志·琼州府》中记载:“其间义丰、遵化、丰好等处,民田往因洪水冲决,陵谷变迁,难以稼穑。……堤桥车闸,修制 有方,七年之内,方始成效。凡通水利一十八处,成熟田者凡十 万余顷”
湳丹坝黎族酋长陈荐观(元)《正德琼台志》中记载:“有水泛流。元末,酋长陈荐观疏通,泄 于大江”
密泽陂峒主王观泰(元)《万历琼州府志》中记载:“近龙滚江,元末,峒主王观泰集众筑 坝以防,又垦荒原数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元时期海南岛水利兴修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元时期海南岛水利兴修发展的影响。
2023-09-24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琼中县琼中中学2024届高三9月全真模拟(一)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甲午战争后,民族工业虽有初步发展,但存在许多弱点。18951913年创办的549家厂矿中,资本在百万元以上的大企业仅17家,资本在十万无以下的小厂却有303家,占总数的55.2%。同时,民族工业大都是投资少的轻工业,重工业缺乏发展的条件,尤其是作为工业基础的机器制造业更难发展。民族工业的机器厂实际上大都是不能制造机器的修配厂,而进口的机器也很少,产品达不到“价廉物美”的市场需求。外资在华企业凭借特权,一般获利较高,以此为诱饵,招华商入伙附股,结果往往被兼并或倒闭。

——摘编自庄鸿锋《甲午战争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

材料二   “一五”计划开始时,工业化所需巨额资金主要取自我国的农业。民国时期中国的积累率从未超过6%,而1953年以来,积累率高达20%—30%。新中国成立时,我国轻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高达73.6%。“一五”计划期间,重工业生产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52年的35.5%提高到45%。飞机制造、汽车制造、发电设备、冶金设备以及重型机械等工业部门建立起来,旧中国重工业极端落后的面貌有所改变。

——摘编自高粱《新中国初期社会主义工业建设的回顾》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存在的问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化建设的特点和意义。
2023-08-08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141918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将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以极其尖锐的形式暴露了出来,战争空前残酷,使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和损失,战后结局的混乱,使世人为之震惊,也引起了人们对西方文明的普遍怀疑,资本主义制度丧失了光明的前途,失去了原有的吸引力。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巴黎和会分赃的严酷事实,促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在强烈的打击和失望中觉醒,为寻找挽救中国危亡的新途径进行理智的思考,开始选择马克思主义。

——摘编自金鸣娟《试析十月革命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的影响》


根据材料指出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一战”前后思想观念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023-08-02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白沙县海南中学白沙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盐铁论·禁耕篇》云:“异时盐铁未笼,布衣有朐邴(地名),人君有吴王,皆盐铁初议也。吴王专山泽之饶,薄赋其民,贩赡穷小,以成私成。私威积而逆节之心作。太公曰:‘一家害百家,百家害诸侯,诸侯害天下,王法禁之。’”桑弘羊还认为工商业在人民生活中是不可少的,但应该由政府控制、发展官营工商业,这与他“崇本抑末”的思想分不开的。他说:“总一盐铁,非独为利入也,将以建本抑末,离朋党,禁淫侈,绝并兼之路也”。

盐铁官营政策实施以后,正如《盐铁论·水旱篇》中所说:“盐铁贾责,百姓不便。贫民与木耕手耨,土耨啖食。铁官卖器不售,或颇赋与民。卒徒作不中呈,时命助之。发征无限,更徭以均剧,故百姓疾苦之。”

——摘编自张天娇《浅论西汉时期盐铁官营政策的利与弊》


(1)根据材料,概括西汉政府实行盐铁官营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西汉盐铁官营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10 . 历法与节日,体现的是社会或文化中的“时间制度”和“时间观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民国初期的历法和法定节日改革

民国政府是以现代民族国家的姿态出现于世人面前的,国家从历法和节令、日常和节日两方面实现与世界同步。

中国自古以来以农立国,阴历与人民的日常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中华民国建立后,为实现自己的现代性诉求,与世界接轨,废历改元,以西历为主,兼用传统的阴历。阴历在老百姓的实际生活里一直没有被真正废除过。

北洋政府时期第一次出现由政府确立的纪念日,很多纪念日都对国家意识形态因素进行了强调,如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纪念日、国庆纪念日、国耻日等等,强调的是“国家”“独立”“现代化”,南北统一纪念日等,强调的是“统一”,黄花岗各志士殉国纪念日、国会开幕纪念日、恢复共和纪念日、云南倡议拥护共和纪念日强调的是“革命”“民主”“共和”,大元帅逝世纪念日、孙中山诞辰纪念日强调的是“革命”“领袖”等等。法定节日中还出现带有国际色彩的节日,如植树节、国际劳动节、国际妇女节等。政府法定节日与传统节日的数量相比,仍属少数。官方纪念日一般只流行于政府机关、学校,商家有时也加入庆祝活动中,但广大民间仍是继续过自己的“废历”年节。

——摘编自艾萍《继承与异动——北洋军阀时期的风俗变革


提取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民国初年“重塑时间制度:走向现代国家的探索”为题写一篇历史短文。(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层次分明,逻辑严密,表述成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