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隋唐时期出现了“开皇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治世。从这些治世局面出现的原因中,我们能得到的启示有(     
①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是发展经济的必要条件
②统治者的励精图治是盛世局面出现的政治保证
③国内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能促进社会的发展
④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直接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
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2 . 唐太宗是中国古代一位很有作为的君主,在位期间出现了“贞观之治”局面,以下史实发生在他统治时期的有(     
①知人善任,实行轻徭薄赋       ②设置西域都护府,管辖西域地区
③开创三省六部制度和科举制   ④高僧玄奘远赴天竺求得佛教经典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唐朝建立后,边疆部族众多,唐朝的边疆治理措施各有侧重点。下列史实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方位部族唐朝的边疆治理措施
A北方靺鞨长庆会盟
B东北回纥将文成公主嫁与松赞干布
C西北西突厥设立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
D西南吐蕃册封首领大祚荣
A.AB.BC.CD.D
22-23高一下·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19年江苏吴江县农民离村率是4.88%,山东化县的离村率更高达8.7%。农民到城市后获得新的职业,一些富裕地主进城后转为官商,而贫苦农民大部分成为工矿企业的工人。这些现象从侧面反映出当时(     
A.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官僚资本主义的膨胀
C.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D.民族工商业较快发展
5 . 魏晋以前高门世族是累世经学,而魏晋时却是“高门子弟,耻非其伦”。魏晋以前是公卿士大夫靡不“穷经”,而魏晋时却是“公卿士大夫罕通经业”。这反映了(       
A.社会阶层流动加强B.公卿好恶左右主流思想
C.儒学地位趋向动摇D.时代变化影响价值取向
2023-05-13更新 | 284次组卷 | 7卷引用:宁夏吴忠市吴忠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模拟考(三)历史(B卷)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辽朝职官设置分南、北面官,南面官负责以汉人为主的农耕民族事务,北面官负责契丹等游牧民族事务。辽朝此举(     
A.意在推行民族歧视政策B.减轻了北宋政权的边境压力
C.导致民族关系日趋紧张D.体现了“因俗而治”的智慧
2023-10-04更新 | 157次组卷 | 43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2023·河北·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757年,乾隆在平定准噶尔部叛乱后,在承德普宁寺内立有平定准噶尔后勒铭伊犁之碑,并亲撰碑文“伊犁既归版章,久安善后之图,要焉已定者,讵宜复失也”。碑文中“久安善后之图”是指(     
A.派遣乌鲁木齐都统管理新疆B.将新疆改为行省派巡抚管辖
C.设立伊犁将军统辖新疆全境D.派八旗绿营在全疆戍边屯田
2023-05-13更新 | 390次组卷 | 11卷引用:宁夏吴忠市吴忠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模拟考(三)历史(B卷)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有学者在论及某一历史时期时,提出该时期伦理关系政治化的主张。他认为个体在家族血缘关系中的地位决定了政治身份及其对应的政治权利与社会地位,并形成总体较为稳定、规范的秩序,巩固了国家结构。该学者的主张依托的古代政治制度是(     
A.世袭制B.禅让制C.分封制D.宗法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位思想家,他提倡节俭,主张“兼爱”“非攻”,还提出了“尚贤”的政治主张,该思想家是(     
A.老子B.荀子C.墨子D.韩非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771日,(南京)静海寺内悬挂起一尊大铜钟。钟的主体高1.842米……当天,175声警世钟敲响……从集历史荣辱于一身的见证人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警世之钟,静海寺在华夏子孙心中树起的不仅是一座代表历史的纪念碑,更维系着一种剪不断的民族情结。

——刘妙雄.杨波《南京静海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材料二   下列图片是近代中国人根据当时的形势创作的宣传漫画


材料三   希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

——《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1)材料一中“钟的主体高1.842米”,并选择在2017年7月1日敲响”175声警世钟”,这样的安排与中国近代史的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请指出该事件对中国社会的主要影响。
(2)材料二中的图片中,中华民国的“国”字写法是“口”内一个民字,这是当时民众的一个新创意,请你结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解释该字的含义。
(3)材料三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历史意义?
2023-05-10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吴忠市青铜峡市宁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