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开滦煤矿是中国近代煤矿业中的巨擘,前身为1878年清政府洋务运动中创办的官督商办企业“开平矿务局”,为当时所办新式煤矿中成功之代表,但不幸于1900年庚子国变时落入英商之手成为英资煤矿。滦州煤矿为1907年招集民族资本创办,原为试图收回开平而设,但终于在与开平的竞争中失利,为开平所并。1912年二矿实行名义上的联合,称“开滦矿务总局”,实际为英商掌控;1934年进一步合并,正式成为合资煤矿。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又被日本夺去。1945年日本投降后,由南京国民政府接收,交还英商经营。

——摘编自云妍《近代开滦煤矿产出的“Solow余值”分析》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唯物史观评析开滦煤矿的产量趋势。(要求:史实准确,符合逻辑,表述清晰)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交、会既行,而始直以楮(纸)为钱矣。夫珠、玉、黄金,可贵之物也,铜虽无足贵,而适用之物也。以其可贵且适用者制币而通行,古人之意也。至於以楮为币,则始以无用为用矣。举方尺腐败之券,而足以奔走一世,寒藉以衣,饥藉以食,贫藉以富,盖未之有。然铜重而楮轻,鼓铸繁难而印造简易,今舍其重且难者,而用其轻且易者,而又下免犯铜之禁,上无搜铜之苛,亦一便也。

——摘编自马端临《文献通考·自序》

材料二 马端临编制《文献通考》时,元代官修《宋史》尚未成书,而《通考》所记述更为详细,分析更为客观准确,其论断多为《宋史》所缺失,因此成为研究宋代历史的重要考证依据。正如清代《〈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价《文献通考》“条分缕析,使稽古者可以按类而考。又其所载宋制最详,多《宋史》各志所未备”。马端临编纂《文献通考》,一是由于《资治通鉴》“详于理乱兴衰,而略于典章经制”;二是认为《通典》“不无遗憾”,“未有集著述之大成”,于是便“有志于缀辑”;加之家学的影响,取材于旧籍和当世学者的议论和朝臣的奏疏,遂成此书。他继承和发展《通典》开创的典制体通史之先河,弥补了唐玄宗天宝以后至宋宁宗嘉定以前的典章经制,并拓展了门类,从《通典》9门增为《通考》24考,分类更为科学,范围更为广泛,论证更加精密,影响更加深远。

——摘编自史彬彬《马端临〈文献通考〉及其经济思想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马端临的观点,并做简要评价。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文献通考》的进步之处。
3 . 1934年3月,苏区各级机关开展了轰轰烈烈的节省运动竞赛,党校学生、瑞金县的同志也每人每日减少二两米伙食费。“节省每一个铜板为着战争和革命事业”,已成为苏区军民的自觉行动。这说明(       
A.革命根据地建设成果显著B.苏维埃政权赢得民众认同
C.反围剿斗争取得阶段胜利D.“左”倾错误理论得到纠正
4 . 宋庆龄在《回忆孙中山》一文中写道:“从孙中山四十年的革命实践看起来,他在晚年的伟大转变符合中国人民的要求。”这一“伟大转变”(       
A.推动了工农联盟政权的建立B.标志着孙中山阶级立场转变
C.适应了革命斗争的现实需要D.指引中国人民取得革命胜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美国有学者曾撰文指出:“1852年,上海租界内的地皮平均每英亩售价50英镑,到1862年已涨到平均每英亩10000英镑。”清人葛元煦在《沪游杂记》也记载,当时“上海租屋获利最厚,租界内洋商出赁者十有六七”。导致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A.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B.洋人恶意开发哄抬地价
C.民族资本企业的崛起D.上海城市化的迅速发展
6 . 有学者指出,明朝皇帝的全部言行都要符合道德礼仪规范,稍有逾越就要受到来自文官的参劾和指责。皇帝不能与他的臣僚一样既有阳也有阴,任何个性的展露都被视为逾越规矩。这表明明朝(       
A.伦理道德左右了政府的决策B.君主专制受到严重挑战
C.文官集团对皇权有制约作用D.治国理政重视法律教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晚唐诗人李频在《长安感怀》中说“一第知何日,全家待此身”,将诗人的压力表露无遗;王建《送薛蔓应举》中写到“一士登甲科,九族光彩新”,则生动地反映了士人登科的社会现实。据此可知,科举制(       
A.有助于打破社会阶层壁垒B.践行了四民平等思想
C.注重士子文化才能的培养D.缓和了统治阶级矛盾
8 . 汉孝惠、高后时,为天下初定,复弛商贾之律。文帝时,晁错提出“入粟拜爵”,这在客观上便利了富商购买爵位。景帝时期,降低了缴纳算赋做官的标准,以免使廉洁之士长期不能做官,但商贾之人可从中谋取厚利。汉初这些政策(       
A.导致抑商政策的废弛B.导致社会风气败坏
C.迟滞了经济复苏进程D.有助于商业的发展
9 . 从马家窑出土的彩陶纹饰看,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彩陶纹饰很少出现动物纹,较多的是植物纹。马家窑文化晚期,出现一种形纹,好像先民在播撒种子,除此之外马家窑彩陶中有许多与水有关的纹饰。这表明当时(       
A.原始宗教崇拜盛行B.原始农业得到发展
C.剩余产品大量出现D.渔猎活动逐渐消失
10 . 下图反映了1977—2009年的中国经济增长率。据此可推知(     

资料来源:有关年份《中国统计年鉴》
A.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曲折发展B.中国加入WTO推动了经济稳步增长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推动了经济稳步增长D.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国民经济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
2024-02-22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湘潭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