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佛教传入中国后,提倡以行善积德为主要途径来追求佛法,这与中国文化中强调道德和仁爱的传统有着密切关系;由于中国宗法社会的特殊性及人们传统的思维观念影响,观音也由男变女,成了送子娘娘。这种情况反映了(       
A.中原文明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
B.地理环境决定佛教的嬗变
C.佛教传入中国后背离基本教义
D.佛教在中国的本土化趋势
2 . 忽必烈下令颁行的《万年历》,由阿拉伯天文学家扎马鲁丁编制;元朝太医院下设的广惠司,由叙利亚人爱薛创建;阿拉伯人为修建元大都也作出了贡献。这反映出(     
A.西亚学者掌控元朝的文化事业B.中国传统科技遭外来挑战
C.元朝政府与四大汗国关系密切D.蒙古西征推动了文化交流
2023-11-23更新 | 186次组卷 | 5卷引用:第11课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预习自测
3 . 据目前的考古发现,我国剩余产品最早出现在母系氏族社会早期,在磁山遗址的窖穴灰坑里发现了粟的痕迹。母系氏族社会繁荣时期,剩余产品的数量和种类均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西安半坡遗址中有很多窖穴,用来储藏食物,出土了数斗腐朽皮壳,还有两个罐钵盛满了粟。这一时期剩余产品的出现(     
A.为早期国家建立奠定了物质基础B.有利于私有制的形成
C.是铁制生产工具充分运用的产物D.源于生产关系的质变
4 . 2014年,第38界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大运河项目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大运河连接了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两个文明,使黄河流域、长江流域逐渐成为一体,“运漕商旅,往来不绝”,“自是天下利于转输”。材料反映了大运河的开通(     
A.加强北部边防B.加强了南北经济的交流
C.满足隋炀帝下江南的愿望D.加速了隋朝政权的衰亡
5 . 中国古代的丝绸、养蚕和缫丝技术逐渐传到东罗马帝国,漆器及其制造技术、铁器及冶铁技术经由中亚向西传播。这得益于(     
A.秦代长城的修建B.丝绸之路的开通C.盐铁官营的实施D.河西四郡的设置
6 . 虎溪在庐山东林寺前,相传晋僧慧远居东林寺时,送客不过溪。一日陶潜(陶渊明)、道士陆修静来访,与语甚契,相送时不觉过溪,三人大笑而别。“虎溪三笑”典故体现了中华文化的(     
A.多样性B.包容性C.凝聚性D.本土性
2023-04-18更新 | 56次组卷 | 3卷引用: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预习自测
7 . 中华文化是在中华大地上产生和发展的,以农为本,并经过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等与不同地区的民族文化交流与交融,从而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材料论述的是中华文化起源与发展的
A.本土性B.开放性C.包容性D.封闭性
2022-06-16更新 | 542次组卷 | 8卷引用: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预习自测
8 . 邮票是研究历史的重要物证。下图邮票纪念的是1958年11月27日,中国制造的第一艘万吨远洋货轮“跃进号”下水。该邮票折射出
A.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
B.列强对中国的水运垄断被打破
C.建国初期工业建设带来较大成果
D.中共八大路线体现急躁冒进倾向
9 . 秦朝的《行书律》规定:急行文书包括皇帝诏书,必须立即传达,不能有片刻稽留。汉朝对车马传递也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汉驿律令》;曹魏时期曾颁布《邮驿令》。古代政府重视邮驿制度的主要目的是
A.促进全国经济交流
B.加强对地方有效控制
C.推动交通网络完善
D.制定完善的法律体系
2016-11-27更新 | 449次组卷 | 35卷引用:第12课 水陆交通的变迁 预习自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