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7 道试题
1 . 前赵皇帝刘曜曾在长安修建宗庙、宫殿,兴办太学和小学,努力提升民众的文化水平。北魏孝文帝时期颁布的均田制,大力推动了当时的农业生产。前秦统治者苻坚重用汉族士大夫王猛,在其辅佐下实行了一系列政策,如“采纳和实施中国传统的国家礼仪”。这些做法(     
A.利于推动北方民族交融B.消除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隔阂
C.旨在学习汉族典章制度D.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势
2 . 2021年,浙江省博物馆组织“玉·见——红山·良渚文化展”,两种同一时期不同区域的文化,穿越千年时空,终于在此相遇。以下两件展品共同见证了中华文明的(     

A.多元一体B.封闭保守C.自成体系D.连绵不断
2024-02-15更新 | 75次组卷 | 3卷引用:天津市滨海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书院是中国历史上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教育组织。下表反映了唐—五代、宋书院的数量变化情况。出现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朝代

全国(所)

北方(所)

南方(所)

唐—五代

47

8

39

713

31

682

A.重文轻武之风B.经济重心南移C.印刷技术发展D.理学大力推动
4 . 当代中国的外交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阶段阶段特征外交大事记
新中国成立后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1954年,倡议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到作为国际关系的准则
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日正式建交
改革开放后全方位外交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1989年,中苏关系正常化
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
大国外交
2013年,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
2015年,倡议设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成立
2017年,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被写入联合国决议

——以上材料摘编自《中外历史纲委》等


根据材料中的整体或部分信息,提取一个主题,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对这一主题进行阐述。(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
2024-02-11更新 | 121次组卷 | 4卷引用:纲要下第九单元测试卷A卷
5 . “头顶蓝天、脚踏荒原,满怀爱国豪情,一举甩掉了我国‘贫油落后’的帽子,高速度、高水平地拿下大油田,创造了我国石油工业发展史上的奇迹。”该材料(     
A.表明了“大跃进”成功推进B.推动了“双百方针”的成功实践
C.反映了奋发图强的时代精神D.促进了国家工业布局的不断完善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一   斯大林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体现着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原则……从理论到实践都明显改变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叶书宗《关于苏联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问题》

史料二   工党政府1945年上台后,把一些工业企业收归国有,付给原企业主巨额赔偿费,成立了有关公司的国家管理局,由政府任命董事,归政府有关部门领导。工党政府通过8个重要的国有化法令,对英国20%的工商行业进行了国家控制。1945年到1951年英国工党的经济政策,促进了英国战后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摘编自赵君《英国艾德礼工党政府经济政策研究(1945-1951)》

史料三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强调物质利益在调动工人农民积极性上的重要性,但是仍沿着计划经济的思路用政府的力量来调整农轻重的比例;后来承认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作用,但是强调“计划为主、市场为辅”;再到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正式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当时的定位是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这次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

——摘编自林毅夫《有效的市场和有为的政府同样重要》


【探究】
(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斯大林的经济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相比有哪些“改变”。
(2)据史料二指出,二战后初期英国经济政策的主要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出台这些政策的背景。
(3)根据史料三、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什么?前后两种经济体制的区别是什么?
2024-02-09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第9课 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
7 . 随着科技的发展,航天技术越来越“亲民化”。1987年以来,中国已多次成功利用返回式卫星和高空气球进行探索性的航天育种试验,选育出的太空蔬菜已经开始在全国大面积种植。这表明(     
A.我国航天技术世界领先B.我国传统农业渐衰落
C.航天技术带动国民经济发展D.我国已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2024-02-05更新 | 53次组卷 | 19卷引用: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同步单元AB卷-人教必修3-第七单元(B卷提升篇)
8 . 2023年9月,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北京举行。本届展示规模达15.5万平方米,综合展设在国家会议中心,9个专题展设在首钢园区和国家体育馆,共吸引了全球59个国家和24个国际组织设展办会,500多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参会。这表明中国(     
A.成为全球化的主要推动者B.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
C.积极构建全方位开放格局D.坚持对外开放的国策
2024-02-02更新 | 91次组卷 | 4卷引用:第十一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单元测试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关于“现代化”问题的理论共发生了三次显著的演化,总体上可分为四个阶段。

阶段(时间)现代化理论主要内容
第一阶段
(1949—1964)
工业化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第二阶段
(1964——1987)
四个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
第三阶段
(1987—2022)
社会主义现代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第四阶段
(2022至今)
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据张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现代化理论的演化》整理而成

从材料中任选两个阶段,围绕党的现代化理论发展历程,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要求:写出所选阶段,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10 . 【新中国的建设成就】

材料一   20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的工业改革,尽管受到了西方经济发展范式的启发,但深入观察可以发现,中国的工业改革主要是从中国经济的域观特质出发,实事求是地实行了分域推进的“渐进改革”“梯度推进”“试点推广”的改革路径。中国工业沿着世界工业化的产业核心技术路线极速发展,取得了震惊世界的成就,但也产生许多问题,甚至付出不小的代价。因此高速度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也成为工业现代化的根本方向。

——摘编自金碚《中国经济70年发展新观察》

材料二   2020年,我国研发经费支出比2015年增长10256亿元,稳居世界第二;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2%。知识产权产出居世界前列,通过《专利合作条约》途径提交的专利申请量跃居世界第一。一些基础和前沿领域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若干领域实现从“跟跑”到“并跑”“领跑”的跃升。2020年我国发明专利一共授权53.9万件,同比增长17.1%。其中,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申请保持快速稳定增长。在过去五年,我国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申请由2016年的0.24万件增长至2020年的1.44万件,年均增长达57.1%。2020年提交申请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的企业数量达到5600余家,超过上年数量的2倍。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和《辉煌70年》等

(1)据材料一,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工业发展的特点,并指出中国工业化发展方向。
(2)依据材料二,提炼一个合适的主题。结合所学,分析材料反映的建设成就取得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