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0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西方学者相继提出了中国明清时期“有增长无发展论”,从而把“停滞论”提升到更高的理论形态。特别是美国学者黄宗智,提出了明清社会经济“过密化与内卷化理论”,认为明清社会商品经济虽有发展,但元质变,如果没有西方的入侵,中国根本无力产生近代性变化。中国明史学会会长张显清先生指出,中国历史“停滞论”的表述多种多样,但共同点都是认为中国古代社会稳定不变没有发展,自身不可能产生近代性因素。

——摘编自余同元《明清社会近代及转型障碍》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的整体或部分观点进行评析。(要求:见解明确,赞成、质疑、修改等皆可,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 . 下表所示是明清时期采取某一措施实施之后产生的影响(       

序号

影响

使得朝政进一步“暗箱”化,增添皇权的神秘感

起到了使官员,尤其是同僚,相互告密的作用

大大提高了行政效率,皇帝有优先御览的特权

广开言路,群臣可以直言进谏,使大臣们相互牵制

由表中信息可知,这一措施最有可能是(       
A.实施奏折制度B.设立内阁制度C.创设军机处D.设立理藩院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顺治时,“定被灾八分至十分,免十之三;五分至七分,免二;四分免一。康熙十七年(1678),改为六分免十之一,七分以上免二,九分以上免三。雍正六年,又改十分者免其七,九分免六,八分免四,七分免二,六分免一。然灾情重者,率全行蠲免”。据统计,康熙一朝各种项目的大小躅免总计不下500余次,所免总数超过一亿数千万两,乾隆朝的蠲免也是屡出大手笔,乾隆六十年间,计共普免全国钱粮四次(十年、三十五年、四十二年、五十五年)、漕粮三次(三十一年、四十五年、六十年)。

——据《清史稿》等

材料二   古代农业减灾系统由农业减灾、工程减灾和生物减灾三大主体组成。把农业生产和减灾相结合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以抗旱保墒的土壤耕作技术、防治病虫草害的田间管理措施和耕作制度、选育和引进抗逆性强的作物品种为中心构建而成的农业减灾技术体系,是中国传统农业最为鲜明的特色之一。减灾工程技术在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和水旱灾防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农田排灌器具的设计使用、治河工程技术的发展完善和南方水田水利工程的兴建三个方面。中国古代的生物减灾技术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但是成本低廉,安全性高,较能维持生态平衡,主要应用于蝗害治理活动中。

——摘编自邵侃《中国古代农业灾害防减体系研究》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救灾减灾的主要举措。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中国古代的救灾减灾。
2023-12-15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泊头市NT20名校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清朝以法律形式明确和落实了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的管辖权,能证明这一结论的史实是(     
A.理藩院管理藏族事务B.驻藏大臣治理西藏
C.《尼布楚条约》签订D.《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的颁布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5 . 明末清初,来华耶稣会士通过书信往来译介中国典籍。如早期来华耶稣会士利玛窦、金尼阁、殷铎泽等完成了“四书”“五经”等儒学经典的翻译,卫匡国、曾德昭和冯秉正完成了中国史书的编译。这表明(     
A.中西文化呈现互相交流的特点B.清政府实行开明的对外政策
C.传教士是中学西渐的重要媒介D.中华文化得到西方国家认同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它使得官员之间相互监督,彼此存有戒心从而不敢胆大妄为,不敢欺下媚上,只能甘心做忠顺的奴才。而最令人忌讳的……把官员秘密言事变成官员的一项本职工作,因而亦具有特务性质。”这里的“它”指的是(     
A.奏折制度B.司礼监C.内阁制度D.军机处
2023-11-20更新 | 225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市崇德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月考试历史试题
7 . 明清时期,某一举措使皇帝直接处理地方事务,了解各地风土人情、生产生活和吏治状况,便于皇帝做出决策。该举措是(     
A.废除丞相B.成立内阁C.确立奏折制度D.设立军机处
8 . 陆王心学认为,“良知”就是隐藏在每个人心中的“天理”,往往被私欲遮蔽,需要重新发现、扩充和践行,这样就可以达到圣贤境界。这反映了陆王心学(     
A.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B.否定了程朱理学
C.主张应向外探究天理D.受西学东渐影响
2023-11-11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十县一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明朝时,一些地方的人以经商闻名,形成实力雄厚的商人群体,如安徽南部的徽商和山西的晋商。商帮的出现反映了(     
A.抑商政策有所松动B.民营经济的发展C.资本主义萌芽产生D.工商业市镇兴起
2023-11-11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十县一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明末清初思想家颜元认为,自汉晋章句泛滥以来,清谈虚浮日盛,尤其是宋儒“著述讲论之功多,而实学实教之力少”;为学之要旨是“习行于身者多,劳枯于心者少……为做事故求学问,做事即是学问”。颜元的观点(     
A.倡导“脚踏实地”B.宣扬“格物致知”C.强调“克己复礼”D.主张“心即理也”
2023-11-08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垣联盟2024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