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下图是距今约9000-7500年的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出土的契刻符号。据专家研究,这些刻符与比它晚四、五千年的殷墟甲骨文有着惊人的相似:都是用利器刻在龟甲、骨器上,都与占卜相关,造字原理也基本相同。据此可知,贾湖契刻符号(     

A.把中国成熟文字的历史前推了五千年B.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新石器时代
C.表明私有制与社会贫富分化开始出现D.印证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特征
2024-02-19更新 | 133次组卷 | 3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4-2024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福建专用)
2 . 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浙江良渚遗址出土了黑陶、彩陶、石斧、石镰、铜矛和铜戈等,这体现了(     
A.原始农业和畜牧业开始出现B.早期国家管理机构的不断完善
C.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形成D.生产工具和冶金技艺有所发展
2024-01-31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在河姆渡遗址中挖掘出带炭化饭粒的陶片和骨耜等物品,这反映了当时(     
A.人工取火技术成熟B.原始农业已经产生
C.彩陶制作工艺高超D.私有财产逐渐增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史记·夏本纪》记载,禹治水成功后“令益予众庶稻,可种卑湿”。距今九千年左右的济南月庄遗址出土了黍、粟和一定数量的水稻,且出土黍多的地方稻则少,出土稻多的地方黍则少。这说明(     
A.北方传统农耕相对发达B.南北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C.早期农业合理利用环境D.北粟南稻格局已经形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2001年,山西襄汾陶寺发掘出了南墙、东墙,这是中原地区最大的史前城址之一。城内外发现了大型“王墓”、礼乐重器及高等级的夯土建筑。陶寺遗址的发现说明(     
A.早期文明多元一体的特点B.长江流域向阶级社会发展
C.贫富分化加剧的发展趋势D.复杂化社会组织可能存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考古发掘研究发现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在公元前5000年已进入文明社会,出现建筑和玉雕为代表的高级技术能力、等级化社会确立、礼制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等,与同时期的中原文化在发展水平上相近。其研究成果能说明(     
A.中国文明曙光在辽河流域B.中国文明起源的多中心特点
C.中华文明的发展演变历程D.红山文化传承发展中原文化
7 . 考古学研究表明,龙山文化时期中国大地进入“万邦”时代。能够体现当时文化水平的代表性器物是(     
A.石器B.青铜器C.彩陶D.黑陶
2023-12-09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新石器时代,中华民族的先民已大量使用陶器,生活器皿品种丰富。学者们往往将出土的陶器作为一个遗址乃至一类考古文化的代表,如半坡彩陶、龙山黑陶(“蛋壳陶”)等。由此可知,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制造(     
A.诱发了社会贫富分化B.以种植业兴起为前提
C.得益于游牧转向定居D.具有多元性和共通性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四处遗址出土的玉器对比表

遗址查海遗址兴隆洼遗址裴李岗遗址贾湖遗址
属地辽宁阜新内蒙古敖汉河南新郑河南舞阳
质地闪石类闪石类绿松石绿松石
器形块、匕形器、玉斧、管状珠块、匕形器、斧、锛棒形饰、方形坠饰、三角形坠饰、圆形穿孔饰等
时间公元前56125530公元前60324159公元前62304940公元前63355500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中碳十四年代数据集》等整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遗址所处历史阶段及依据,并简述其阶段特征。
2023-11-26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非一级达标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考古资料显示,甘肃齐家文化遗址发现的81座墓葬中,有随葬品的48座,占总墓葬的1/2,一般墓中只有少量陶罐,另有一部分墓中除了陶器外,还有石纺轮、石刀、骨凿、骨针等工具,或绿松石珠、骨饰、牙饰等装饰品。这说明当时(     
A.母系氏族社会进入了繁荣时期B.贫富分化催生出奴隶制国家
C.剩余产品使阶级矛盾迅速激化D.财富分配不平等的状况凸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