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4 道试题
1 . 黄帝时代,先民学会了打井和养蚕缫丝,发明了文字,制定出历法和甲子,并开始“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据此可知,黄帝时代
A.农耕文明高度发达B.早期文明国家形成
C.聚族而居格局打破D.华夏文明得以奠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关于启的继位,古书中有不同记载。《史记夏本纪》写道:“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战国策·燕策一》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关于启的继位,出现上述不同说法的理解错误的是
A.历史记载具有复杂性、多样性
B.从禅让制到世袭制的转变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C.禅让制在禹的时代仍有很大影响
D.《史记》的记载比《战国策》更可信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3 . 下列关于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的史实表述不正确的是
A.建立者是夏部族的禹B.世袭制开始代替了禅让制
C.形成了一套国家治理体系D.夏朝建立起了中央集权统治
5 . 炎帝是我国传说时代的英雄,又称神农氏。据传他发明了许多生产工具与耕作方法。这些传说
A.可作为原始农业产生的直接证据B.折射出中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
C.是一种没有史料价值的凭空想象D.能证明炎帝是真实的历史人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考古学证明,距今约5000年地处黄河中下游地区的龙山文化时期,万邦林立,有些邦国都城规模较大,如陶寺遗址中有宫殿、天文等建筑以及各种礼器。这反映了
A.中华文明起源多元化特点B.祭祀之礼源于龙山文化时
C.古代中国天文学非常发达D.从部落到国家的发展趋势
2020-06-11更新 | 1112次组卷 | 33卷引用:安徽省示范高中培优联盟2019-2020学年高二春季联赛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国语.鲁语》记载:仲尼曰:“丘闻之,普禹致群神于会稽之山,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这表明
A.禹实行独裁专制B.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C.王权已出现雏形D.禹对地方直接控制
2020-05-25更新 | 520次组卷 | 15卷引用:2020届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高三5月质量检测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8 . 从图一到图二反映了

图一陕西临潼姜寨聚落遗址复原图
图二山西襄汾陶寺墓葬(中原龙山文化)的随葬品差异巨大,占89%的小墓几乎没有随葬品,而8座大墓中发现随葬品20O多件。
A.旧石器时代B.私有制产生,贫富分化
C.早期国家产生D.王位世袭制产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考古学家夏鼐指出:“有的学者认为,小屯殷墟文化,代表中国最早的文明,是中国文明的开始。如果真是那样,中国文明简直就像传说中的老子,一生下来就长出白胡子了”。作者意在说明
A.商代是中华文明的开端B.中华文明的起源模糊不清
C.中华文明起源争论激烈D.中华文明的历史源远流长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0 . 文明起源与国家产生,是人类历史上最重大事件之一。但对于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古代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发展,在相当长时间里,既缺乏资料,也缺乏系统的认识。

为什么说这一时期出现了早期国家的雏形?2001—2016年,“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取得了重大成果,分析其原因。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