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4 道试题
1 . 下列内容符合历史发展顺序的是(   
A.私有制—生产力的发展—阶级—国家B.私有制—生产力的发展—国家—阶级
C.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国家—阶级D.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阶级—国家
2021-04-12更新 | 369次组卷 | 4卷引用:吉林省白城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阶段性考试历史试卷
2 . 夏朝由大禹立国,后来其子启夺取王位,并传位给自己的后代,开启了“家天下”局面。这一局面在政治制度上体现为
A.确立分封制B.国家大事由占卜决定
C.实行禅让制D.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3 . 关于启的继位,古书中有不同记载。《史记·夏本纪》写道:“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战国策·燕策一》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与此现象最为契合的结论是
A.历史事件难以还原真相B.史籍记载自相矛盾不可信
C.启承禹位应是历史事实D.“家天下”由此开始
2021-04-07更新 | 333次组卷 | 3卷引用:天津市和平区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战国时期,传说中的“五帝”世系纷杂;西汉时期,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将其描述成从黄帝开始的嫡系世系传承。司马迁意在
A.强调文化同源B.提倡“独尊儒术”
C.解决王国问题D.突出“天人感应”
2021-03-21更新 | 804次组卷 | 1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5 . 考古工作者在河南偃师二里头(夏)文化遗址中发现了青铜器作坊遗址,有青铜礼乐器、青铜近战兵器铜渣坩埚碎片等出土。这可以用来佐证当时
A.手工业生产专业化程度不断加深B.自然经济古据经济主导地位
C.金属器具已经在社会生活中应用D.青铜器质量受到国家的重视
6 . 下图是五帝后期黄河中下游地区龙山文化时代之邦国之一山西陶寺遗址出土的墓葬 阶层构造图,从中可以得出
A.社会经济的分工与发达B.阶级阶层分化明显
C.男性居于社会主导地位D.礼乐制度已经成熟
7 . 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尧死后,他的合法继承者舜曾让位于尧之子丹朱,而那些“诸侯朝觐者”“讴歌者”“狱讼者”却“不之(到)丹朱而之舜”,最后舜才到帝都“践天子位”。材料表明
A.宗法观念根深蒂固B.权力传承受传统影响
C.世袭制度已经确立D.早期国家形态已出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最早关于大禹德治的文献记录出自于西周礼器遂公盨的铭文。铭文中前后6处出现“德”,如要求民众要重视对祖先和神灵的祭祀;君要有德于民,顾念天下百姓,百姓才能“好其德”,国家才能长治久安。这表明
A.夏朝开始创建了德政理念B.德治观念有悠久的历史传统
C.敬天法祖是德治核心内容D.顾念百姓是为政以德的根本
2021-03-07更新 | 652次组卷 | 8卷引用:东北三省三校(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2021届高三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9 . 如图是河南巩义出土的“河洛古国(距今5300年前后)”中9个陶罐模拟的北斗九星天文遗迹。北斗九星作为帝王象征,凸显礼制和文明的现象,被后世夏商周王朝文明所承袭传承。该遗迹表明
A.早期都城建设趋向完备B.天人合一和早期王权出现
C.早期国家已经基本形成D.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较高
2021-03-03更新 | 372次组卷 | 7卷引用:辽宁省东南合作校2021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10 . 学者许宏认为、二里头文化遗址“时闭式结构、坐北朝南、中轴对称等要素,体现了建中立极、王权至上的政治思想”。据此可推知该文化遗址
A.使夏代历史成为信史B.标志中央集权初步建立
C.已具备国家初始形态D.表明社会等级制度森严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