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关于国家的起源,恩格斯明确指出:“国家是表示: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为了把这些对立面的冲突和斗争保持在一定秩序的范围内,使社会和这些阶级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被消灭,于是产生了国家。”这一观点
A.意味着国家必然走向衰亡B.揭示了国家是阶级矛盾的产物
C.证明国家必将彻底解决阶级矛盾D.表明国家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2 . 下表为有关夏朝工位继承情况的史籍记载,据此可以认定的结论是
《竹书纪年》益即位后,启杀益而夺得君位。
《中国历代帝工》益继位后,有些部族并没有臣服益,而拥护启,并对益的部族展开战争,最后启胜而夺得权位。
《上古时代》白寿彝禹死后,本应由伯益做部落联盟的首领,可是由于夏部落的强大,他们借助禹的余威,共推禹子启为王。
A.伯益的权位最终被夏启所取代B.部分部族发动战争导致启夺得权位
C.启取代益源于其贤能品德和民意D.民主传统是启和益发生争斗的原因
2021-02-05更新 | 407次组卷 | 24卷引用:安徽省池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黄帝是我国传说时代的英雄,司马贞在《史记索隐》中说:“有土德之瑞,土色黄,故称黄帝。”黄帝播百谷草木,始制衣冠,建造舟车,发明指南车,定算数,制音律,创医学等,是承前启后的中华文明先祖。这些传说
A.折射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B.可作为国家形成的证据
C.是一种没有史料价值的想象D.证明了黄帝的真实存在
4 . 从夏禹到夏桀,共传14代、17王,用岁471年。从商汤到商纣,共传17代、31王,用岁496年。材料主要说明夏商实行(  )
A.封邦建国B.王权至上C.王位世袭制D.宗法制
2020-12-05更新 | 199次组卷 | 27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市郎溪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传说黄帝时代,民神杂糅,神可以自由的上天下地,人也可以通过天梯——“昆仑山”往来于天地之间。之后颛顼时代发生了南正重“司天以属神”,火正黎“司地以属民”的“绝地天通”事件。这一变化
A.反映了社会神灵崇拜的多元化B.适应了政治权威萌芽的需要
C.体现了人们认识自然能力提高D.意味着社会产生了阶级对立
6 . 2019年10月,原”二里头遗址博物馆”将正式更名为“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但是史学界对夏朝的“信史”地位存在着质疑,这主要是因为遗址中没有发现反映该朝史实的
A.兽骨B.文字C.铁器D.龟甲
2020-11-25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名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材料二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

材料三   经过一番辛苦打造,由王室宗亲建立的诸侯国对周王室的向心力大大加强,同时也建立起一种类似后来的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摘编自《细讲中国历史丛书·西周史》


(1)材料一中“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指哪一种制度?写出一位由这一制度选举出来的部落联盟首领。
(2)材料二中“天下为家”是指哪一制度代替了材料一中的“选贤与能”?这一制度是哪个朝代开始出现的?
(3)根据材料三西周在政治上推行了什么制度?这种制度的实行有何积极作用?
2020-10-21更新 | 570次组卷 | 2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考古学证明,距今约5000年地处黄河中下游地区的龙山文化时期,万邦林立,有些邦国都城规模较大,如陶寺遗址中有宫殿、天文等建筑以及各种礼器。这反映了
A.中华文明起源多元化特点B.祭祀之礼源于龙山文化时
C.古代中国天文学非常发达D.从部落到国家的发展趋势
2020-06-11更新 | 1111次组卷 | 33卷引用:安徽省示范高中培优联盟2019-2020学年高二春季联赛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