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7 道试题
1 . 据《史记·五帝本经》记载,五帝之一的舜在位时,设置“八元”管土地,“八恺”管教化,契管人民,伯益管山林。同时,舜还镇压了所谓的“四凶族”等反对势力。这说明当时(     
A.专制王权正式形成B.国家初始形态具备
C.王位世袭取代禅让D.原始民主制度完善
2 . 相当于五帝后期的龙山文化时代,中国大地上邦国林立,史称万邦时代。《史记·五帝本纪》曾记载:帝尧"能明驯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便章百姓。百姓昭明,合和万国。”其中“九族"是与邦国君主家族血缘关系最近的宗族集团,即所谓“帝之九族”。据此可知,万邦时代(     
A.奠定了多元一体文明的基础B.具备了国家的基本形态
C.已呈现血缘宗法的家国特征D.体现出聚族而居的特点
2022-10-07更新 | 369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皖江名校联盟2023届高三10月联考历史试题
3 . 据传,黄帝在先后打败炎帝和蚩尤部落后,权力大为增加,于是设官“官名皆以云命,为云师。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这一传说意在说明,黄帝(     
A.初步建立了政治管理秩序B.已注意到分权制衡的重要性
C.利用武力维护自己的统治D.政治制度建设具有神化色彩
2022-10-02更新 | 197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关于禹死后的权力继承,有不同的说法。《史记》记载禹晚年将王位禅让于益,“启(禹之子)与友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成书于战国的《竹书纪年》则记载禹传王位于启,“益干启位,启杀之”。要对这两则史料进行辨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竹书纪年》的时间比《史记》早,其说法更可信
B.《史记》的内容都按照儒家思想修改过,不真实
C.《竹书纪年》在宋代散佚后重新搜集整理,不可信
D.需要搜集更多的史料,与这两则史料进行比较研究
5 . 《史记·五帝本纪》中将部落首领黄帝、颛顼、喾、尧、舜合列为五帝。颛顼为黄帝之孙,喾为黄帝之曾孙,尧为黄帝之玄孙,而舜也与黄帝有血缘关系。司马迁意在(     
A.强调中华文化同源共祖B.为宗法制度提供理论依据
C.反映血缘政治源远流长D.适应集权政治的现实需要
6 . “王和帝代表着两个不同的历史时期。黄帝的帝和帝尧、帝舜的帝一样,实际上是中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时期军事首长的称谓;而夏、商、周的王则是奴隶社会的专制君主”。导致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主要是(     
A.都城建设制度凸显阶级色彩B.夏朝中央开始分类设置职官
C.“私天下”取代“公天下”D.地方管理制度呈现松散特征
2022高一上·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中华民族祭祀黄帝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2020年4月4日上午,近300名在陕海内外的中华儿女代表齐聚陕西省黄陵县桥山祭祀广场,与在西安、台湾分别设立的视频连线点代表参加公祭典礼。此举是因为(     
A.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B.黄帝生活的地区是中华民族的唯一发源地
C.中华民族的主体是由黄帝部落发展而来的D.黄帝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
2022高一上·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据学者统计,当今中国常见的前200个姓氏中,出自炎帝的姓氏约占10%,出自黄帝的姓氏约占89%。该统计资料适合用于研究(     
A.早期猿人B.半坡遗址C.人文初祖D.禅让制度
2022-07-07更新 | 130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01先秦时期-2022年初升高历史无忧衔接(统编版)
9 . 中国人被称为“龙的传人”来源于黄帝时代的传说。黄帝在战败蚩尤统一中原后, 兼取了被吞并的其它氏族的标志性图案,如鸟、马鹿、 蛇和鱼等,最后拼合成了一种虚拟的综合性神灵“龙”。这表明,中华文明的起源
A.带有多神崇拜色彩B.具有多元一体的特点
C.以中原华夏为核心D.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
10 .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提到:自禹、启以来,中国古史上已有中央共主传世相承千年之久。虽王朝有夏商之别,政治演进,则仍是一脉相承。这表明当时(       
A.中央集权制度源远流长B.早期国家发展呈连续性
C.分封制成熟于夏商时期D.夏商周帝王系一脉相承
2022-04-22更新 | 1608次组卷 | 26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