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7 道试题
1 . 商朝王位继承先由兄终弟及,后向嫡长子继承制转变。周人最初是立子以贤,如文王以武王发为储君;在克商以后向立嫡以长转变,如成王的继位与即政。这些转变有助于
A.政治统治稳定有序B.王位世袭制的形成
C.维护君主专制制度D.儒学的齐家平天下
21-22高三上·全国·阶段练习
2 . 自启继承禹王位始,王位世袭制下的政治权力交接方式发生改变,即以血缘亲疏为基础,王权在一家一姓中传承。据此可知,王位世袭制
A.确保了国家的稳定发展B.阻碍了中国历史的进步发展
C.与宗法血缘的关系密切D.避免了王位传承中的夺权现象
3 . 《竹书纪年》记载:“自禹至桀十七世,用岁四百七十一年。”《尚书·多士》记载:“殷革夏命。”20世纪50年代末在河南偃师二里头村发现的二里头遗址很可能是夏文化的遗存,这为夏朝的存在提供了考古学依据。这说明
A.文献记载是历史解读的必要依据B.考古是探寻历史真实的唯一途径
C.考古发现可以弥补文献记载的缺失D.考古发现可以与文献记载相互佐证
4 . 考古学视野下中华龙形象的起源与演变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时代特征
仰韶时代以单一动物为原型的龙纹
龙山时代以鳄鱼、蛇纹为主体,兼取一两种动物特征的龙纹
夏商时期以鳄鱼、蛇纹为主体,兼容鱼、虎、鹿、鸟等多种动物特征的龙纹
据表可知,中华龙形象的形成与演变过程(       
A.体现出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融合
B.表明先秦时期区域文明特色鲜明
C.反映中华民族图腾意识的不断强化
D.是中华文明不断发展的真实写照
2023-05-07更新 | 464次组卷 | 11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国语》《墨子》《竹书纪年》《史记》都有关于夏朝的记载,但殷墟数十万甲骨文片中都没有提到夏朝,而“二里头文化遗址,又明确了商朝之前还有一个朝代,只是没有带文字的文物出土证明是“夏”,经综合考证,考古学家认为,可以证明夏朝的存在。这说明(     
A.史料的多元性有助于推动史学研究的发展B.文献史料由于其主观性影响对历史的解读
C.历史研究需要实物史料佐证才具有科学性D.科学地进行考古研究一定能证明夏朝存在
2022-12-16更新 | 931次组卷 | 16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五县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在中国远古传说中,伏羲氏教民田猎和捕鱼,神农氏教民使用农具,进行农业耕作活动。而伏羲氏之前的燧人氏发明钻木取火之法并教民熟食。上述三人所处的时代应当理解为自远古至农业产生这一过程中社会发展的三个阶段。由此可知(     
A.传说承载了一定的历史信息B.中华文明呈现多元一体特征
C.农业是早期国家形成的基础D.传说是远古研究的主要史料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进入2022年,三星堆青铜人头像(下图)成为“网红”,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这些高鼻深目、阔嘴大耳、耳朵上还有穿孔的青铜器,没有留下文字信息,不属于中原青铜器的任何一类。这体现出中华文明的特点是

A.悠久性和连续性B.多样性和开放性
C.多元性与统一性D.凝聚性与世俗性
2022-03-05更新 | 995次组卷 | 18卷引用:江苏省天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著作中出现了有巢氏、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的传说。有巢氏“构木为巢,以避群害”;燧人氏“钻燧取火,以化腥燥”;伏羲氏“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神农氏“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这些传说(     
A.反映了远古时代人类的生产生活B.可与战国时期的考古发现相印证
C.阐述了当时百家争鸣的政治主张D.源于对原始时期历史文献的解读
2023-05-08更新 | 564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五县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史记·五帝本纪》写道:“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即黄帝,轩辕采取了“修德振兵”“蓺五种(种植五谷),抚万民,度四方”等一系列措施,增强了自身的力量,然后“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最终战胜了炎帝。上述传说反映了
A.仰韶文化前期部落间战争频繁B.黄帝部落以从事农耕生产为主
C.黄帝的胜利标志万邦时代结束D.华夏族形成后与周边族群交流
2022-04-01更新 | 947次组卷 | 15卷引用: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单元测试)-高中历史备课精品导学案+单元测试(中外历史纲要上)【北京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据《史记》记载,“轩辕”所处时代,各个部族相互“侵伐”,轩辕于是习武行兵,征讨好兴不义之战的部族,被各部尊为“黄帝”。黄帝长期“披山通道,未尝宁居”,在行政上“抚万民,度四方”,实现了“万国和”的局面。这反映出(     
A.只有战争才能实现和平B.黄帝结束分裂实现国家统一
C.交通交往促进民族认同D.各部落之间的文化差异明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