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1 道试题
1 . 夏朝的领土范围大致东起豫东平原,西至华山,北起济水,南达淮河;商朝的疆土东至海滨,西达今陕西,北至今河北,南至今湖北,比夏大了许多;西周的疆域西起今甘肃东部,东达海滨,北起今辽宁,南至长江,是三代最大的。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A.中华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B.民族认同的重要性
C.西周王朝完成了国家统一D.华夏族形成的过程
2021-04-15更新 | 394次组卷 | 7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2 . 《史记·夏本纪》写道:“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战国策·燕策一》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据此,下列解读最合理的是( )
A.帝禹之子启通过合法的手段继位B.《史记》比《战国策》的可信度高
C.可以确定“禹死后,其子启继位”D.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暴力争夺的结果
3 . 古代帝王的称号,有所谓德号及地号,德号以其所做的事业为根据,地号则以其所居之地为根据。据此下列属于地号的称呼是(     
A.有巢氏B.燧人氏C.神农氏D.陶唐氏
2023-01-16更新 | 184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4 . 《周易·系辞》中记载神农氏“斲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神农本草经》称:“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这些记载可用来说明我国原始社会末期(     
A.农业生产得到一定发展B.生产技术实现突破
C.社会生产出现细致分工D.重农思想已经萌生
5 . 周代青铜器铭文对于前代圣王的记载以夏禹为最多,如“天命禹土,堕山?川”。在周代或略晚的文献资料中,也有不少关于禹的记载,其中的内容与周代铜器铭文有相似之处,如“缵禹之绪”“陟禹之迹”。这些史料信息(     
A.折射出周人对周朝政治不满B.是研究石器时代的重要史料
C.反映周人对夏禹功绩的认可D.意在强调殷商灭亡的必然性
2023-02-18更新 | 17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2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下图是二里头都城遗址平面示意图。从中可以推知二里头文化(     

二里头都城遗址平面示意图
A.手工业与农业已分离B.阶级矛盾非常尖锐
C.城市建设有规划布局D.早期国家机构完善
2023-12-31更新 | 173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高中名校2024届高三12月统一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7 . 二里头遗址现存面积约30万平米,是具有明确城市规划的大型都邑,里面建有城市干道网、大型宫殿建筑群、青铜器铸造作坊、绿松石器作坊、祭祀活动区等区域,是公元前二千年前半叶最大的中心性城市。这表明当时(     
A.专制王权正式形成B.社会动员能力较强
C.社会贫富开始分化D.尊天敬祖意识形成
2023-05-02更新 | 151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天下为公,也就是“公天下”,比如财产是公产,权力是公器,首领是选举出来的公务员,族民也都一心为公,因此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天下太平。这样一种道,就是大道。践行大道的时代,就是大同。下列选项中对改变“大同”产生重大影响的是(     )
A.世袭制B.皇帝制C.郡县制D.行省制
2023-03-23更新 | 17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海亮艺术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如图是河南巩义出土的“河洛古国(距今5300年前后)”中9个陶罐模拟的北斗九星天文遗迹。北斗九星作为帝王象征,凸显礼制和文明的现象,被后世夏商周王朝文明所承袭传承。该遗迹表明
A.早期都城建设趋向完备B.天人合一和早期王权出现
C.早期国家已经基本形成D.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较高
2021-03-03更新 | 372次组卷 | 7卷引用: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暑假自学课】2023年新高一历史暑假精品课(中外历史纲要上)
10 . 如表为不同史籍中关于启取代益最终登位的历史叙述。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记述出处
禹授益,而与启为吏,及老,而以启为不足任天下,传之益也。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战国策·燕策一》
益让帝禹之子启……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治。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史记·夏本纪》
益即位后,启杀益而夺取王位《竹书纪年》
A.史料互证可以丰富历史认知B.历史文献必须由考古来证实
C.真相因年代久远而无法还原D.解释历史具有绝对的主观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