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8 道试题
2024·河北张家口·一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下图为考古发现的北方某些原始社会文化区域,包括陕北、晋北、内蒙古中南部等地区,其遗址大多有石砌城墙保护,且分布在河谷断崖上,形成时间正好与黄河流域气候温暖时期(距今约8000—3000年)相吻合。据此推知,这一时期该区域(     
A.生活呈现居无定所特征B.华夏认同观念已然形成
C.早期农耕文明得到发展D.区域之间文化交流有限
2024-03-21更新 | 372次组卷 | 11卷引用:历史(北京卷03)(15+5模式)-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
2 . 有学者将我国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划分为六个文化区(如下图所示),认为中原文化区是主体,各文化区互相竞争又相互补充。他力图说明(     
A.中国是远古人类重要起源地B.此时已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
C.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发展格局D.中国即将迈入阶级社会的门槛
2024-03-16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中的墓葬有两种,一种是级别最高、最为豪华的墓葬,埋设在积石冢正中,墓室宽大,随葬玉器多,其中凤鸟形器以及玉猪龙等器物绝不见于普通墓葬;另一种墓葬规模小,随葬品也少,被安排在积石冢旁边。这表明红山文化(     
A.已有发达的青铜铸造业B.已处于旧石器时代晚期
C.已形成君主专制的国家D.已出现社会不平等现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源远流长,生生不息;中国原始文化星罗棋布,多姿多彩。下列古人类遗址与原始文化遗存,空间位置标示正确的是(     

A.①——大汶口文化B.②——河姆渡文化
C.③——北京人遗址D.④——元谋人遗址
2024-02-08更新 | 40次组卷 | 34卷引用:北京市北京一零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围绕着神权、王权和军权,良渚先民设计了一整套标志身份的玉礼器,如玉琮象征神权,玉钺象征军权等。玉器标识拥有者的地位和社会公共权力的分配。玉礼器的制作使用表明良渚社会(     
①能够使用铁制的工具   ②有较复杂的权力结构
③已初步具备国家形态   ④具有原始民主的色彩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2024-02-01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一六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位于河南中部的舞阳贾湖遗址是一处距今9000—7500年的原始村落遗址,遗址中出土了多件石器、陶器、骨器,其中骨笛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年代最早的能够吹奏的笛子。结合图文材料可以得出,该遗址的考古发现(     

①说明旧石器时代的社会状况②证明原始农业得到初步发展
③印证当时出现了成熟的文字④反映先民已有精神生活追求
A.①④B.②③C.②④D.③④
7 . 中国古代的文化遗存分布广泛,下列属于新石器时代长江流域的文化遗存是(     
A.龙山文化B.仰韶文化C.良渚文化D.红山文化
2024-01-25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延庆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距今4000多年前的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出土了彩绘龙纹陶盘,其内壁及盘心涂黑色陶衣并磨光,用红彩绘蟠龙纹。该文物(     
A.反映了旧石器时代生产力的发展水平B.展现了这一时期彩绘陶器的制作技术
C.证实了该遗址已具备国家的初始形态D.奠定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发展基础
2024-01-23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三星堆青铜器在合金成分、铸造方法和装饰工艺上,均表现出与中原地区商文化青铜器基本一致的趋势,但器物种类、器形、纹饰等又与中原地区同时期青铜器风格迥异。这体现了中华文明(     
A.源远流长B.多元一体C.领域广泛D.影响深远
2024-01-22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下列遗迹、遗物反映着长江流域的某个文化遗存。这一文化遗存是(     
A.牛河梁遗址B.河姆渡遗址
C.大汶口遗址D.大地湾遗址
2024-01-22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