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8 道试题
1 . 如表为不同史籍中关于启取代益最终登位的历史叙述。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记述出处
禹授益,而与启为吏,及老,而以启为不足任天下,传之益也。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战国策·燕策一》
益让帝禹之子启……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治。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史记·夏本纪》
益即位后,启杀益而夺取王位《竹书纪年》
A.史料互证可以丰富历史认知B.历史文献必须由考古来证实
C.真相因年代久远而无法还原D.解释历史具有绝对的主观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表是有关夏朝的部分史料。下述材料表明(     
史料出处
自馬至樂十七世,用岁四百七十一年《竹书纪年》
我不可不监于有夏,亦不可不监于有殷《尚书》
昔伊、洛竭而夏亡,河竭而商亡《国语》
A.夏的存在有一定历史依据B.夏朝是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C.夏朝具备了国家初始形态D.桀的暴政导致了夏朝灭亡
2023-08-22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娄底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文献中将水井的发明归于黄帝,但是从已发现的最早的水井形制看,这种观点应该是不符合实际的。这在考古材料中有非常明确的体现。制井其实在黄帝时代之前已经出现,黄帝时处于水井的发展阶段,而非起源。实际上水井是史前先民在长期生活实践的基础上,在对水资源利用存充分认识,且挖掘技术和工具有一定发展的情况下,才逐渐出现并完善的,不可能是某一圣人或圣王一朝一夕的发明。这表明(       
A.历史结论必须要经过考古学来证实
B.考古资料比文献史料更加真实可靠
C.考古发现是探寻历史真相的重要途径之一
D.只要尽可能多地占有史料,就能得出正确结论
4 . 在中国远古传说中,伏羲氏教民田猎和捕鱼,神农氏教民使用农具,进行农业耕作活动。而伏羲氏之前的燧人氏发明钻木取火之法并教民熟食。上述三人所处的时代应当理解为自远古至农业产生这一过程中社会发展的三个阶段。由此可知(     
A.传说承载了一定的历史信息B.中华文明呈现多元一体特征
C.农业是早期国家形成的基础D.传说是远古研究的主要史料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关于禹死后的权力继承,有不同的说法。《史记》记载禹晚年将王位禅让于益,“启(禹之子)与友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成书于战国的《竹书纪年》则记载禹传王位于启,“益干启位,启杀之”。要对这两则史料进行辨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需要搜集更多的史料,与这两则史料进行比较研究
B.《竹书纪年》在宋代散佚后重新搜集整理,不可信
C.《史记》的内容都按照儒家思想修改过,不真实
D.《竹书纪年》的时间比《史记》早,其说法更可信
6 . 下表是不同史书中“关于启的继位”的记载。两则史料共同说明(     

《史记·夏本纪》

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

《战国策·燕策一》

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

A.启通过禅让继位B.启继承禹的王位C.益被迫让位于启D.世袭制已成共识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本《竹书纪年》于西晋年间盗掘战国时期魏襄王的墓葬中发现出土,记录了从夏代至魏襄王二十年的历史。该书记述“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舜放尧于平阳。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后稷放帝朱于丹水。后稷放伴子丹朱”。

——摘编自吴璐瑶《试论《唐虞之道》与古本《竹书纪年》对于古史禅让记述完全相悖的原因》

材料二 《唐虞之道》编著于战国中后期,是儒家论述禅让制度较为完整的文献,将神让制推崇极至,认为只有禅让制才能化民成俗,禅让的典范就是尧舜之行:“尧舜之行,爱亲尊贤。爱亲故孝,尊贤故禅。孝之方,爱天下之民。禅之传,世亡隐德。”此后,禅让思想成为了传世千年的主流思想。

——摘编自叶达《<唐虞之道>禅让问题再思考》

根据材料一、二,概括《竹书纪年》和《唐虞之道》有关禅让记述的不同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史料运用应遵循的原则。
2023-05-06更新 | 413次组卷 | 5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B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我国有着重视历史记载的传统,尤其是涉及上古时期、带有传说色彩的史料记载,如都邑之地必有城垣,而考古学的发现却带来了关于上古时期“大都无城”的思考。这表明(     
A.考古发现更新对中华文明的认知B.古代修史方法不当不能反映历史真实
C.考古资料可与文献资料相互补正D.考古学主要关注社会上层的文化遗存
9 . 关于启的继位,古书中有不同的记载。依据下表中的两则史料最能确认的史实是(     
史料出处
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史记•夏本纪》
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
令启自取之。
《战国策•燕策一》
A.启继位后建立了夏朝B.益主动让位禹之子启
C.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D.贤能成为继位的标准
10 . 考古学证明,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大地上有的邦国已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以下史料最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A.临潼姜寨遗址有较为完整的聚落结构B.陶寺遗址有规模宏大的城址建筑及礼器
C.大汶口文化遗址随葬品数量多寡不均D.良渚文化遗址群出土了水稻等植物遗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