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材料二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

材料三   经过一番辛苦打造,由王室宗亲建立的诸侯国对周王室的向心力大大加强,同时也建立起一种类似后来的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摘编自《细讲中国历史丛书·西周史》


(1)材料一中“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指哪一种制度?写出一位由这一制度选举出来的部落联盟首领。
(2)材料二中“天下为家”是指哪一制度代替了材料一中的“选贤与能”?这一制度是哪个朝代开始出现的?
(3)根据材料三西周在政治上推行了什么制度?这种制度的实行有何积极作用?
2020-10-21更新 | 571次组卷 | 2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而去之。”这一举措的最重要的历史作用在于
A.扩大了黄帝部落的活动范围B.发展了黄帝部落的势力
C.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D.提高了黄帝的威望
4 . 《三字经》在中国古代经典当中,是最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其中“夏传子,家天下”这句话反映的是
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礼乐制
2020-10-17更新 | 279次组卷 | 2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华中科技大学附中2020-2021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古代中国,政治权力由“传贤”到“传子”的转变,标志着
A.分封制的初具雏形B.宗法制的基本形成
C.王位世袭制的确立D.政治体制严重倒退
7 . 《百家姓》是一部记录姓氏的启蒙读物。寻根问祖、追根祖源是人的天性,姓氏及其附着的文化内涵以一种血缘文化的特殊形式记录了中华民族的形成史。你认为“寻根问祖”应追溯到
A.元谋人B.炎帝、黄帝C.尧、舜、禹D.三皇五帝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关于启的继位,古书中有不同记载。《史记夏本纪》写道:“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战国策·燕策一》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关于启的继位,出现上述不同说法的理解错误的是
A.历史记载具有复杂性、多样性
B.从禅让制到世袭制的转变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C.禅让制在禹的时代仍有很大影响
D.《史记》的记载比《战国策》更可信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9 . 下列关于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的史实表述不正确的是
A.建立者是夏部族的禹B.世袭制开始代替了禅让制
C.形成了一套国家治理体系D.夏朝建立起了中央集权统治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