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学者分别描述为:“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请按顺序指出它们分别代表哪一流派
A.儒、墨、法B.儒、法、道C.法、儒、道D.道、法、儒
2 . 儒家崇尚知仁行义的谦谦“君子”;墨家推崇分人以财、助人以力的“兼士”;法家则以循名责实、公正无私的“铁腕”实行者为道德极峰。这说明先秦士子
A.提倡政治参与意识
B.注重个人道德修养
C.主张规范伦理道德
D.讲究胸怀宽容博大
2017-10-19更新 | 351次组卷 | 30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预测卷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3 . 下列观点与墨家思想相符合的是
A.爱人如己,崇尚和平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清心寡欲,顺应自然
D.善用权力,建立权威
2017-02-17更新 | 466次组卷 | 20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区大邱庄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古者舜耕历山,陶河滨,鱼雷泽,尧得之服泽之阳,举以为天子。”后世的哪一思想最能说明这一现象
A.儒家“仁爱”思想
B.墨家“尚贤”思想
C.道家“无为”思想
D.法家“法治”思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有“举贤才”之语,韩非子有“因能授官”之说,墨子称“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他们主张
A.通过选官实现平等B.选官路径推崇荐举
C.按照才能选拔官吏D.选官对象普及百姓
2016-11-27更新 | 429次组卷 | 31卷引用:天津市宝坻区大钟庄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体现了( )
A.儒家的“仁爱”思想B.墨家的“兼爱”思想
C.道家的“无为”思想D.法家的“法治”思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墨子说:“今也农夫之所以早出暮入,强乎耕稼树艺,多聚菽粟,而不敢怠倦者,何也?曰:彼以为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饱,不强必饥。故不敢怠倦”上述这则引文反映了战国时期
A.土地兼并严重,农民生活悲惨艰苦B.剥削方式改变,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
C.铁器牛耕得到推广,奴隶主役使奴隶去开荒D.奴隶地位低下,阶级矛盾日益激化
2010-11-25更新 | 1090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6-2017学年天津市和平区高一下学期期中质量调查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